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前5月排名提升22位,这家地产40强凭啥这么牛?
作者:艾振强

面对疫情冲击和市场下行,各大房企普遍下调了2020年的业绩目标,甚至有房企预期今年规模增速可能录得负增长。可是,有一家房企依然不改2017年就喊出的“千亿目标”!

不下调既定目标的底气,来自销售的强劲恢复。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冲击,该房企今年前2月累计实现的销售金额同比下滑21%,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、复工复产推进,前3月的累计销售额同比下滑即收窄到了6.3%,前4月的数据已经回正,同比增长约23.86%,4月单月更是大幅增长了87.41%,5月环比继续增长,1-5月累计销售额达307.4亿元,位列35位,较去年末的排位飙升了22名,十分亮眼!

为了加大布局粤港澳大湾区,公司最近在深圳设立了第二总部,形成了上海-深圳双总部的格局。

这家企业就是禹洲地产!禹洲的表现为何如此强势?原因有哪些?禹洲对后市的判断如何?最近,明源君独家对话了禹洲地产董事局主席林龙安,为大家解码禹洲高增长的秘密。

▲禹洲地产董事局主席林龙安先生

11.png

得益于布局优势,快速反应等

4月份销售额同比大增87.41%

对房企来说,现金流就是命,而销售是保证现金流安全最重要的一环。禹洲何以在疫情中镇静自若,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快速恢复?

林龙安认为,原因有三个:

一是反应的速度足够快。

2月份,各房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线上售房。但按时间线来看,禹洲是第一家在集团层面全面启动线上营销的房企!其在1月29日,就启动了线上售房和7天无理由退房。

而到了2月下旬,很多房企在争先上马线上卖房时,禹洲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加速线下售楼处的开放,全国32城160余盘开工率高达7成!当时,28个城市6160个项目中,有3466个项目,近6成实体售楼处尚未开放(如下图所示)。这意味着,当其他很多房企还停留在线上时,禹洲已经将线上的营销活动延展至线下,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格局。

▲来源:CRIC(数据截止日期为2月24日)

如此强的执行落地能力,与禹洲地产强管控模式有关。面对疫情这种黑天鹅,集团强管控模式确保了整齐划一,迅速反应,上行下效。依托于“战略型总部,联动型区域,经营性一线”的“铁三角”架构,禹洲抢先完成了线上购房的体系建设——大年初二,集团就通过电话会议商讨对策,城市公司在2天之内就响应集团动作,建好了网上售楼处。

同时,集团平台成立客研、销管、策渠、营销片区管控等职能中心,对区域和城市公司赋能,其中,客研端针对不同市场周期提供专业数据和决策支持,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
这也与禹洲苦练营销内功紧密相关。去年,渠道绑架开发商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。核心原因还是开发商自己将营销扔给渠道的结果。

禹洲有先见之明,去年成立了自销团队,从禹洲2019年中报呈现出来的效果看,自销贡献了禹洲业绩的一半,营销费用比三方代理公司平均低了20%。同时,禹洲还在争取自建渠道,拒绝包销。

二是战略布局带来的优势。

三月份以来,有些城市的楼市火爆,剩下的则显得不温不火,甚至仍处于冰封状态,因此布局十分重要。禹洲在这方面也占尽了优势。

目前,禹洲布局了6大城市群,共32城160盘:

禹洲的城市布局相当集中,80%的土储位于长三角、大湾区、京津冀等区域的一线或是二线省会城市。即便是布局三线城市,也都是位于特大城市周边的高潜力卫星城。

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各地返工人群陆续奔向一二线,楼市快速复苏,少数城市甚至因为涨幅过大被监管层盯上。这也是为什么2月下旬禹洲就能做到开放70%售楼处、并且敢这么做的原因。

据林龙安介绍,4月份,禹洲4个城市新开盘,其中,宁波的表现最亮眼,开盘去化率达到73%,这得益于宁波的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。

宁波是长三角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城市,经济的快速恢复,自然会影响和带动房地产业的复苏。

三是产品契合大家需求。

这次疫情,让人们对购房产生了新的需求,比如绿色、健康、科技住宅受到追捧;再比如,大户型的房子受到更多关注。

林龙安表示,早在几年前,禹洲就开始针对90后和00后客群研发产品,同时对二胎放开后,二胎家庭的改善型住宅需求,下了很大功夫。

比如,禹洲一些项目的环保和综合立体化绿化,得到了很高的认可,特别环保方面,在建设过程中,禹洲全面采用环保建筑材料,虽然成本会增加5%-10%左右,但没有毒害物质,可以马上入住,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也可以提升产品的溢价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底,禹洲共有83个项目逾900万平方米物业获绿色建筑认定,逾150万平方米为绿建二星或以上级别,新开发项目绿色标准执行率为100%。

这次疫情让禹洲有了更多思考,早已非常用户思维地在着手做一些产品升级了。比如禹洲已经把原有的健康住宅标准做了升级,同时增加了健康社区“零触控”的硬件标准和一些软性服务配套措施。

22.png

通过收购兼并、城市更新等方式

80%地块以底价或低溢价率摘得

类似疫情这样的黑天鹅,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,都是巨大的考验。但也有人说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”。为何?

因为每一次危机过后,都会有部分人和企业变得比以往更强大。

对房企来说,度过了疫情严重的最困难阶段之后,除了销售,投资就成了头等大事。因为今天的投资布局,决定明天的江湖地位。

禹洲近年来——特别今年以来业绩的高速增长,离不开其此前的投资布局。

2017年,禹洲喊出千亿规模目标的同时,就在大量拿地,全年新增建面379万平方米,耗资312亿元(来自CRIC),高于2015和2016年拿地总和;2018年,进一步强调土储,新增土储540万平方米;2019年35幅地块的获取数量上超过2018年的23幅,拿地权益金额上达到244.4亿是2018年3倍,撬动了千亿的新增货值。

截至2019年底,禹洲土储的总货值为3661亿元,其中3000亿左右位于一二线城市。今年可推货值在1800亿左右,长三角占60%左右,只要去化率在56%就可以实现千亿。

▲来源:公司年报、明源地产研究院

2018年底以来,随着部分三四线城市疲软,大量房企开始回归一二线,导致土拍市场竞争激烈。可是,禹洲2019年新增的千亿货值中,约80%地块是以底价或低溢价率摘得。

按照林龙安的说法,希望公司未来五年内每年平均销售增幅在20%左右,由此来走向更加以利润为导向的销售增长。达到千亿后,公司会将权益销售占比上升至70%甚至80%,同时继续确保高利润水平,实现对股东的高分红和派息。

禹洲拿地核心是算得过来账,坚持低成本、高质量拿地策略:一季度拿地当年能够去化60%,甚至70%,并且净利率能够达到12%,满足这两个硬指标才拿。

未来如何拿地?林龙安告诉明源地产研究院,今年禹洲的拿地预算在250亿左右,除了公开招拍挂,还会通过收并购、产业勾地、合作开发等方式拿地。

一、通过收并购进入北京、深圳,今年重点关注现金流短缺的房企

收并购,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。过去,收并购市场是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。可是,去年开始,大鱼吃大鱼的案例开始出现。

2019年,境内房企作为买方完成的收并购事件约有333宗,涉及的交易金额约2960.6亿元,同比分别上升14.7%、31.6%。房地产开发项目是收购标的大头,占交易宗数64%。

疫情的来袭对中小企业无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,部分资金链脆弱且营销能力不足的中小房企将面临巨大经营压力,2020年房地产行业整体收并购规模将远超去年。

作为并购行家,林龙安指出,今年并购会有较大的空间,除了原来熟悉的朋友圈,禹洲还会关注市场上现金流比较短缺的企业。

此前,禹洲通过收并购,进入了其他许多房企垂涎三尺而不得的城市。比如,2018年初,禹洲完成了对沿海家园的收购,带来超300万平方米的权益可售建面,权益货值超400亿元。籍此,禹洲进入了北京、武汉、佛山、沈阳等城市。

而且,这个资产包在2018年就为禹洲带来了近40亿的销售业绩。“如果不是并购的话,买这批项目的价格至少翻倍”,林龙安表示。

如此规模的收并购,谈判只花了3个星期,就连尽调,都是签约后才进行(本次收购的先决条件包括禹洲地产对沿海家园尽调的完成、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等)。

事实上,目前,在粤港澳大湾区,禹洲已进入香港、惠州、佛山和中山四个城市,9个项目中不少来自收购,土储面积共125万方,货值约180亿。

经过25年的沉淀,禹洲早已建立起完善的收并购财务体系、法律体系以及信用体系。林龙安表示,从1995年至今,禹洲收购的项目有几十个,双方从未产生过任何纠纷。今年,正是禹洲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。

二、前两年就成立了城市更新事业部和产城事业部,今年可以大展身手

此前,佳兆业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指出,目前,我国城市更新的规模已达6万亿。而城市更新,又主要集中在早已进入存量时代的一线和二线城市。

城市更新,已成为房企在一二线拿地的重要途径。除了金融能力、品牌输出能力,产业资源整合和综合运营能力也十分关键。

对此,禹洲早有准备。公司在2018年成立了城市更新事业部和产城事业部。

林龙安本人担任的社会职务,也为禹洲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拓展带来了便利。据其介绍,东莞、惠州、中山的不少企业,跟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都有紧密的联系,而林龙安是该商会的主席。

目前,禹洲已经跟惠州的一家制造业企业合作,将原来的工厂转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,东莞也有项目正在谈。

为了扩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,禹洲已经在深圳设立总部,形成上海-深圳双总部的格局。林龙安告诉明源君,目前禹洲地产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储占比仅6.2%,3-5年内,要提升到20%。

三、2018年,华侨城亚洲成为禹洲第二大股东,助力禹洲文旅拿地

通过文旅项目拿地,也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。西南地区(禹洲重仓之地),尤其热闹。根据公开数据,截至2019年上半年,百强房企TOP30中已有超过15家涉足西南文旅地产领域。

▲西南四地文旅项目业态分布(来源:中指院)

这方面,禹洲也很有优势。因为2018年,华侨城亚洲认购了禹洲增发的4.6亿股,占禹洲地产扩大后总股本的9.9%,成为禹洲地产第二大股东,华侨城亚洲的行政总裁也进入禹洲的董事会。

2018年,央企入股民营地产企业,全行业只有禹洲一家!作为资本实力雄厚的央企,华侨城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品牌背书上都能给禹洲带来强大的效应。

一方面禹洲有望获得更多新增的土地渠道。对未来城市发展而言,文旅地产能持续解决当地经济、就业、持续增加当地税收,对城市综合发展都是很好的支撑,因此,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,愿意在地价上给予优惠。

而全中国做文旅地产成功的目前只有华侨城,华侨城地产在文旅板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、商业模式和整个上下游产业链,比如东部华侨城、华侨新天地、欢乐谷等多种模式。禹洲牵手华侨城亚洲之后,在拓展文体项目、文旅项目的合作拿地方面,可以实现1+1大于2的效果。

另一方面,央企入股在债务及信贷评级、融资等问题上也将让禹洲获得更多的受益机会。

今年2月,禹洲获恒生指数公司纳入恒生中国高股息率指数,并在获纳入该指数的8家地产建筑业类公司中比重最高,占比约为3.09%;5月19日,又被纳入恒生大中型股价值50指数及恒生大中型股价值偏向指数,这一优势更加明显。

33.png

做好做大优质住宅开发同时

坚定推进自持物业等多元化

4月24日,禹洲发布公告,建议公司由禹洲地产更名为禹洲集团(待6月4日股东大会决议),以反映集团长期多元化业务策略,更有效地宣传其企业形象及推动日后业务发展。

禹洲的业务,早已多元化。除了优质住宅物业开发,还包括写字楼、购物中心及酒店在内的零售及商用物业,以及建造、装修及装饰工程。

林龙安认为,多元化是当前规模型房企的重要课题。根据CRIC的统计,TOP30的房企70%都发布过多元化战略;TOP100的房企,更是97%布局了多元化业务。禹洲会坚定地推进多元化,特别是增加“优质资产”的持有。

一方面,这跟林龙安的出身和经历有关。

在很多人的眼里,闽系房企以激进闻名,禹洲可以算是非典型的闽系房企,虽然出身闽系,但却是十足的港企风格,稳健低调。因为林龙安是财务出身,十分注重财务的安全边际。同时,其常年在香港行走,一直欣赏香港地产商的发展模式。

长周期看,香港现有的地产商大多都经历了50年以上的岁月,无论楼市调整还是金融危机,都成功的穿越周期,就香港上市房企基本面而言,普遍是高股价、低负债、高利润率。

林龙安表示:今天香港地产商的样子,就是未来大陆地产商的模样。

中国香港开发商的典型模式是租售并举,自持很多优质物业。禹洲同样将增加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持有,作为一个长远战略。为此,禹洲宁愿承受一些销售增速放缓的代价。

林龙安坦言,2018年一个厦门办公大楼就值40亿,类似南京商业、杭州办公也都选择了未售。为何不卖?核心是因为这些物业价值很稀缺,卖掉之后可能原价再也买不到了。

林龙安告诉明源君,如果房企不断循环拿地、盖房子,所有的资产都卖掉了,那么公司就成为一个空壳公司了。截止目前,禹洲沉淀的优质资产已经突破300亿规模,资金回报率在4%以上,整体土储结构上,约85%属于纯住宅,15%属于投资物业,这其中5%左右属于可售投资物业,预计大约有10%的资产持有,综合下来禹洲的自持物业占比保持在15%。

另一方面,是顺应经济国家发展的大势。

除了传统的商业、酒店、写字楼、长租公寓、物业管理领域,禹洲还在布局医养等新领域。林龙安认为,这是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必然选择。

过去商品住宅供不应求,利润很高,现在大部人已经有住房,更多的是对配套的需求。能够持续产生现金流和税收的业态,不仅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,也能够更好地带动城市发展,增加企业的安全边际,是居民、政府和企业多赢的格局。

林龙安告诉明源君,禹洲不过分追求规模,而是追求有盈利的增长,能够跟地方政府共赢的产业、地产开发的落地。5年内,禹洲主业(住宅开发)和副业(自持物业等多元化业务)应该八二开,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做法,也支撑集团整个战略的落地——以房地产住宅开发为主,搭配物业和商业贡献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,整体运营短周期业务和长周期业务搭配,相辅相成,稳健发展。

为了发展多元化业务和扩宽融资渠道,禹洲已开始培育更多的上市平台,目前公司物业和商业板块分拆上市已经提上议程。

44.png

青睐踏实务实人才,而不是唯高学历

通过培训、激励机制和科技提高效能

随着行业进入高手较量的阶段,规模房企的组织架构调整越发频繁,有些巨头甚至几个月就调一次。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去年底,禹洲也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,基于业绩至上、组织至上的原则,推出了组织聚变和裂变的机制。

林龙安表示,整个房地产行业走到现在这个阶段,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,过去二十年行业发展太好,从业人员参差不齐,很多大闸蟹从其他湖泊来的,到阳澄湖去涮一下,就敢自称是阳澄湖大闸蟹,我们行业里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,不少人在30强企业呆了三五个月,就成了标杆房企人才,但水平可能并不怎么样,这值得整个行业反思。

其进一步指出,现在行业的盈利空间逐步回归常态,需要提高人均效能。禹洲更倾向于自己培养人才,而不是到市场上去高价挖人。同时,禹洲更青睐“风清气正、艰苦奋斗”的务实的人才,而不是过分追求高学历。

为了提高人均效能,禹洲不断在完善“大运营体系、人员体系培养、科技赋能企业”。

2018年,禹洲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构建了驱动体系——大运营体系。通过项目跟投、效益共创和大运营奖惩三项机制,重点关注核心指标,建立了一套以数据/指标来协同和统筹业务的数据化运营规则。

人员体系培养上,一方面是进一步夯实2+3管控体系,明确了组织规划路径,以及裂变(组织升/降级)的具体条件,另一方面在2020年集中发力[禹洲商学院],以培养精英人才、打造内生造血系统的梦工厂。最终通过对个体和组织的赋能,形成组织内的[双环学习]、[自主学习],培养符合禹洲需要的人才。

疫情的冲击,让缺乏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显得捉襟见肘。拥有“数字化”能力的企业对外外部环境变化反应速度高于传统企业,也有助于提升人均效能。这一块,禹洲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。

小结

此前,大多数人认为,受疫情影响,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会有10%左右的下滑;最近,市场回暖,又有人认为,剩下的时间可以弥补此前的下滑。

可是,对话过程中,林龙安一再强调,整个房地产业,房住不炒已经成为常态化,暴涨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。虽然近年来,商品的销售金额每年都在上涨,那是因为价格上涨的缘故,如果看成交面积,最近三年是横盘的状态,今年成交面积会下滑10%左右,2020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,不能抱有侥幸心理。禹洲将坚决打造以地产为核心、商业物业为两翼的良性运营格局;坚决贯彻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建设和激励体系强化的管理思路……直面危机,破局前行。(作者:明源地产研究院执行主编、存量地产首席研究员 艾振强)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