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龙湖、碧桂园、绿城家的物业,也太会赚钱了!
作者:朝祎


又到年报季,各家房企的上市物业公司不仅成绩亮眼,业绩会上也表现得雄心勃勃。


碧桂园服务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2025年实现千亿营收,第二天(3月23日)总市值首次超过了母公司碧桂园;

恒大物业也在不断冲击“全球规模之首”的最终目标……


公司

2020年总收入

增长率

碧桂园服务

156亿元

61.7%

恒大物业

105亿元

43.3%

绿城服务

101亿元

17.8%

雅生活

100.26亿元

95.5%

保利物业

80.37亿元

34.7%

▲截止3月26日公布的上市物业公司年报整理,以上为收入暂列前5位的公司

 

这样的景象,如果放在两年前,还很难想象。


过去很长时间里,物业都是依附地产开发赚取“蝇头小利”,如今却成了整个房地产领域的巨大风口,坐拥数万亿级的超级市场。

为什么变化这么大?有三个主要原因:

 

1、大环境利好

疫情刷新了各界对物业的认知,更加认可其价值,国家政策也在鼓励行业发展,赋予物业更重要的使命。


2、还有很多需求没有被满足

一方面,过去30年的房地产开发,已经解决了住房供不应求的问题,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居住生活体验。

另一方面,各类园区、商业、写字楼、城市等其他空间,也都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运营。拥有“最后一公里”优势的物业,前景广阔。


3、物业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

物业是刚性需求,可以创造稳定的营收和现金流,对房企和资本市场来说,业务和市场的想象空间都很大。


那么,物业公司如何抓住目前的发展机遇,获得更多红利呢?明源君最近在研究龙湖、万科、碧桂园、恒大等物业时,发现了三条赚钱的路径……


 

用积累的经验赚钱

输出专业能力


物业虽然发展前景很广阔,但想要干好并不容易。这是个很细致的活儿,实操经验非常重要,管理和服务能力短时间内都很难突破。


一家物业公司如果服务能力强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强大的总结能力就可以赚钱。

 

一、有优秀的品牌和服务力,独立生长能力强,不断扩大第三方物业管理范围

 

以前,大部分物业公司都只承接自家开发项目,很少市场化,提高物业费难度太大,赚到的钱有限,大家都不太看好。

现在,各大物业公司都在加速市场化,通过自身积累的服务能力、品牌和口碑,外拓第三方,扩大物业管理的范围,赚更多的钱。


市场化是物业真实服务品质的试金石,优秀的物业往往能用服务标准化等手段,承接多种业务。

 

而第三方的市场非常广阔。不仅包括其他房企的增量、旧小区、旧改等住宅项目,还包括很多非住宅项目。


物业利用在保洁、保安、保绿、设施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积累的丰富实操经验,为更多业态进行服务。

比如商写、主题乐园、产业园、康养项目,学校、医院、银行、政府大楼、高铁、机场、景区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等,都需要服务力强的物业公司来精细化运营。

 

二、凭借丰富的实操和管理经验,打造出可复制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和科技产品

 

业主入住后的投诉集中哪些方面?

小区或园区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什么问题?

工作人员安排是否合理?如何提高工作效率?

……


这几年,通过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,越来越多物业公司开始向开发商和同行收费了。

 

1、顾问咨询,提供全流程服务


根据年报数据显示,绿城服务的咨询服务是去年的第三大业务来源,收入近15亿元,占总收入的14.9%,占总毛利的25.4%。

为了把这项业务做得更好,绿城服务在叠加客户价值,基于物业咨询项目客户资源,推出了房地产咨询服务。


通过参与相关专题会议的形式,为合作方提供包括前期产品定位、设计管理咨询、工程营造咨询、全程营销策划和物业管理咨询等专项顾问咨询服务,并提供建议报告。还利用全产业链进行品牌支撑,提供合理的品牌溢价。


像中海物业也依托产品定制化和工匠体系,形成了自己的全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,涵盖从设计到运营阶段的6个环节,提供设计前期咨询、案场服务、智能化设计及施工、承接查验及销项服务、入伙策划、组织,以及社区服务、资产和服务运营。


2、科技赋能,各类技术输出


除了线下优势,这几年一些有实力的物业公司还组建了科技公司,打通线上服务。

搭建社区服务app、物联网科技、AI管理后台等,形成自己的智能、科技体系。不但自己用,还输出给同行使用。


像世茂服务年报就显示,其旗下科技公司2020年有4.5亿的营收(智慧社区解决方案),其中60%是外部业务。

 

龙湖也在输出科技物业体系,包含了客户服务系统、400集成指挥中心、设施设备管理平台、设备远程监控平台、业主APP等,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。


有的公司还利用科技手段交叉整合人员、设备、耗材等各类数据,并进行回溯和分析,计算出潜在风险,并根据操作建议自动派发和跟进工单处理。


不仅如此,一些公司还在输出的过程中,不断有归纳和总结。像龙湖智慧服务去年在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,还刷新和新增了超过1500条服务标准,打磨细节,保持竞争优势。



用空间和流量赚钱

做增值服务,赚足“一辈子”的钱


物业的巨大想象空间,主要是来自围绕人们生活展开的社区增值服务。物业公司如果利用好空间和业主资源,可以做平台,赚足“一辈子”的钱。

 

目前,这一部分已成为很多物业公司第二大利润来源,也是未来主要的突破点,贡献利润能力强,大家都在发力。

像碧桂园服务2020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17.3亿元,同比增长约100.1%,占总收入的11.1%,总毛利的21.3%。

 

一、抓住最后一公里的超级流量入口,做居家生活类服务和空间运营

 

物业占据了最后一公里的超级流量和空间,可以做很多事情。像常见的盘活社区广告媒体资源、车位出租、空间运营等。


这两年,很多物业公司开始围绕业主生活的方方面面,展开想象,有了更加丰富的服务种类,解决生活痛点,激发业主多次消费。

 

以龙湖为例,近两年陆续推出了电商、房屋租售、家装、家政、旅游等7项增值服务产品。为了增加竞争力,龙湖做了一些差异化。

比如,龙湖的电商平台,不仅能把货物送到家门口,还有龙湖售后保障,有问题先行赔付。

比如,龙湖的搬家,提供日式搬家服务,过程中客户都不需要动手,工作人员来进行专业拆装、分类装箱,并原样复原。

 

恒大物业今年将新增保险经纪业务,以物业为渠道,代理寿险、财险、车险、游客险等产品。利用集团汽车、旅游等方面的资源,重点开展房产中介、家装美居、社区团购等业务。

雅生活还通过轻资产模式引入知名幼托品牌,落地10家社区幼托中心,提供配套社区线下服务。

 

二、了解自己有什么,缺什么,能补什么,把增值服务更长久地做下去


增值服务赚钱,但怎么做才能长期稳定有产出,有发展呢?

目前很多物业公司都在向供应链端发力,向行业龙头企业取经。

 

1、向供应链方面发力,解决来源问题

 

这几年有不少房企进军农业,郁亮就曾表示,万科养猪并不是因为“猪肥地产瘦”,而是很多人觉得万科物业的平台不错,想在上面买东西。

也就是说,养猪业务是服务现有客户的一项配套。万科建立起从农场到业主餐桌的供应链,在品质把控、价格和销售渠道上都有优势。

 

2、和其他行业的龙头合作,能力互补的同时,缩短能力构建所需要的时长

 

世茂服务的社区增值服务选择与相关行业龙头合作,成立合资公司,并以自有品牌自主运营,保障服务品质与用户体验。

 

世茂服务执行董事、总裁叶明杰在接受明源地产研究院专访时表示,之所以这么做,是能力互补,可以大大缩短自身能力构建所需要的时长。


比如家装美居增值业务“世茂美凯龙”,世茂服务可以借助开发母公司做BBC的批量家装业务,练能力;而红星美凯龙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和家装设计能力,等能力练好之后,就可以市场化,接外部的业务,包括物业交付之后的再装修等。



用规模赚钱

母公司实力护航,买买买持续造血


物业行业正在进行规模竞赛。除了母公司开发增量外,很多物业公司都在通过收并购,快速扩张。


据年报披露,雅生活2020年总收入100.26亿元,同比增长95.5%。这么亮眼的成绩和收购中民物业时并入的数据有关。通过这次收购,雅生活的在管面积提升了近1.6亿平方米,也快速提升了物业管理服务上的营收。


大家为什么都在冲规模?

1、对资本市场来说,规模是发展潜力的体现,有理由预见未来的盈利;

2、可以增加营收,摊薄成本,扩大空间和流量,增加广度和密度;

3、物业行业格局未定,还有机会抢占地位和话语权;

……


但物业公司如果自身没有规划,盲目扩大规模,并不能起到正面的效果,反而会给未来买下很多隐患。

对此,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。大家的目标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,还要保障利润服务品质。怎么做到呢?

 

一、快速扩大规模,也在理性买买买,看重质量,保障利润

 

在做大的过程中,恒大物业收并购势头迅猛,但同时也关注标的的盈利能力。

恒大物业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,标的尽调之后毛利率需在20%的水平,净利率也不低于10%以上。并依照业态、规模等多种因素,分别制定标的项目的物业费单价指引,以及业务合规性要求等系列标准。

也就是说,收并购公司本身的质量是非常不错的,符合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。

 

恒大物业为此还专门组建了300余人的并购团队,今年年初制定计划后,已经与全国200余家规模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物管公司进行全面摸排,目前在谈的收购标的体量非常巨大,初步达成意向甚至在尽调的公司,整体规模已经超过了10亿平米。

 

金科服务高层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,基于长期主义战略,强调保持高质量发展,已主动退出了约1000万平米的低质效在管面积和约1700万平米的合约面积。

 

碧桂园、龙湖等物业则通过收并购,有针对性地补齐能力、市场短板。

比如,今年初碧桂园服务收购蓝光嘉宝71.17%的股权开拓西南市场;龙湖智慧服务收购亿达服务,补齐产业园区业态的短板。

 

二、成熟的供应链和高度标准化,进行统一管理,快速接入新项目,保障服务品质

 

现阶段发展看扩张的速度,下阶段则要看管理和服务的能力。为了避免管控和服务品质出问题,各家公司也在积极调整,寻找符合自身的管理方法。

 

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,世茂服务、恒大物业等都在用成熟的供应链和高度标准化,进行统一管理,快速接入新项目。

 

比如,恒大物业就提出了“麦当劳”式服务接入标准,即1天内核心人员配置到位,3天内完成基础业务梳理,7天内完成SaaS平台接入,1个月内标准化体系全面复制并宣彻到全体员工。

据说,依托这种快速复制,恒大物业在规模快速扩张的2019、2020年,客户满意度分别持续上升,同期合同续签率也达到了100%。

 

为了让收并购来的物业更快地融入,世茂服务也在不断推进管理能力建设。

一方面,对新项目进行一体化网格化管理,提升管理效率,保证服务品质。

另一方面,不断提高供应链能力,在新项目直接引入现有的、合作默契的成熟供应商,以此来降本增效。

 

三、吸引更多人才,增加人才密度,形成良性循环

 

传统的物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,对人员的要求普遍不高,员工多被视为人力成本。

现在,物业的价值被二次挖掘,需要承载更多业务,必须有更加优秀的人才来实现转型。

比如更加专业的服务人才、管理人才、科技人才等等。

 

这两年,整体行业发展势头和企业实力越来越好,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。

各大物业公司一边结合奖励机制,不断上涨薪资待遇,吸引各类人才(从下图可见一斑)。一边建立培养机制,留住人才。

 

▲来源:克而瑞物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

碧桂园服务正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,已储蓄业务骨干858人、储备项目经理人才296人、储备公司总经理人才125人。管理团队还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,39岁及以下的管理人员占比70.3%,为接下来公司业务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。

 

随着业务内容更加丰富,很多物业公司的人才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。

像龙湖智慧服务为了做好增值服务,招聘了很多物业行业的新“工种”,比如电商买手、搬家分类达人、旅游设计体验师、智能分析师、智慧工程师等等。

世茂服务则招揽来自亚马逊、东航、小米、华为等领先企业的人才……

通过这些人才的加入,匹配业务的发展需求,物业公司加速从其他行业、优秀企业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实操技术,缩短自身能力培养的时间。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