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地产工程人跳槽去乙方,没想到……
作者:若可


去年以来,由于房企缩编减员,一批地产工程人被迫离开。从房企出来的工程人,有一部分回流到了施工单位。


最近,和一些工程人交流,大家提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:


以前,房企招聘工程岗往往喜欢招其他房企出来的人,施工单位的人想进房企不是那么容易;而现在,房企出来的人想去施工单位,反而被“嫌弃”了。去施工单位面试过的工程人表示,有的施工单位明确不要房企出来的人,因为他们认为,地产出来的人“啥都不懂”。还有一些施工单位虽然会给机会,但要求降薪入职,有的甚至既降薪又降职。


这在许多地产工程人来看是不可思议的。施工单位什么不青睐房企出来的工程人?问题出在哪?


房企vs施工单位

工程岗位大有不同


在过去,房企的招人门槛非常高,许多地产工程岗都要求985/211研究生。而施工单位相对宽松许多,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。


如果从这一点来看,房企出来的工程人,去到施工单位应该算是“降维打击”。怎么还会出现施工单位不愿意聘用房企工程人的现象?并不是地产工程人真的不行,主要还是因两者对这一位的定位和要求不同。


一、地产工程岗偏管理,施工单位工程岗偏技术


就管理对象而言,房企的一线工程岗位主要负责管理各供方单位,包括总包,甲分包、监理单位等。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的管理对象主要是劳务队伍。


工作职责方面,房企的工程师主要是将公司的工程标准和管理制度落地,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具体事项的执行。


举个例子,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工程计划,地产工程根据公司的开发一级节点排布项目总进度计划,再细分到排布招采计划,单位进场计划,甲供材料进场计划等。


施工单位则是根据甲方节点编制施工进度计划,施工员要对施工具体事务负责,包括施工措施,施工方法,施工质量管控,施工安全管理等。


除了管理施工现场,地产工程岗还要对接公司的设计、开发、招采、成本等各条线。对外要与质监站、派出所等部门打交道,做好外部关系维护。


而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,以施工员为例,除了管理监督劳务外,还会有许多需要“亲力亲为”的事情,比如,做各工种分析、安排施工工序、对劳务进行技术交底等。同时也要亲自下场干活,比如放线、旁站、做试块等等。

不难发现,施工员的工作内容更偏动手操作,更强调技术能力、技术积累。而地产工程师的工作更强调协同能力、沟通能力、资源整合能力。这也是为什么,有些施工单位会觉得地产工程人“不合适”。


二、地产工程岗负责拍板,施工单位负责实施


建设单位是给钱的,施工单位是拿钱干活的。工程要做到到什么程度,怎么做,这是房企说了算。现场的问题也是地产工程人拍板,是做决定的人,当然也是承担责任的人。


而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,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严格执行工艺工法,把建设单位的要求落地。


举个例子,项目做技术交底,一般来说要设计院先把图纸出好,现场再按图施工。而在实际操作中,常常会遇到“三边工程”,也就是图纸还没出,现场就得开工了。这时候,现场一些工艺工法要怎么做,就得建设单位工程部来定,施工单位只管按照建设单的要求来干活。后续如果出了什么错漏,也是建设单自己扛。


因此,无论是从施工单位转到房企,还是从房企转到施工单位,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化,一些工程人刚开始可能都不太适应。比如有工程人就反映,刚转去施工单位的时候,领导竟然叫他画图。这让他很懵,因为自从毕业后进了房企以后就没画过图了,连快捷键都忘了……


正是因为施工单位更强调现场实操、技术积累,而一些地产工程人在这方面相对较为薄弱,这才出现了前文所说的,有些施工单位觉得房企出来的工程人“啥都不懂”这样的话题。


懂技术与懂管理不矛盾

优秀的工程人两者都精通


话说回来,笼统的说地产工程不懂技术,也是比较片面的。


为啥?


首先,这些年地产工程岗位的工作越来越琐碎,一些房企的一线工程师跟施工员没太大差别。


一方面,房企为了控制成本,不舍得花钱找好的施工单位。总包低价中标进场,配合度一个比一个差,很多工作执行起来不积极不到位,这就需要甲方工程师不断向下补位,其实就是地产工程师干了总包施工员的活。


另一方面,房企内部对专业切分越来越细,一个项目少则几十个,多则百来个甲分包。现场存在大量的交叉作业,总包与分包,分包与分包之间扯皮不断,地产工程岗位不得不去对接处理。因此,有人说,在施工单位身累,在甲方程心累因为要统筹的人和事非常繁琐,且一旦稍作懈怠,某些细小问题处理好,都耽误上工作。


一些房企还要求工程人员参与旁站等工作,这与施工员的工作就更接近了。


可以说,经过这些年“训练”,一些地产工程人已经练就地产甲乙方一体化的本领了。


其次,管理和技术并非矛盾体,优秀的地产工程人,一定是两者兼有的。


此前,明源君和某百强房企的工程总交流,对方曾说过这样一个现象——


大家都觉得施工单位才是钻研工艺工法的,但事实上,行业内许多技术层面的创新却是房企首先提出来的。


为啥?


因为施工单位作为被委托方,只对项目建设过程负责,简单的、成本低的工艺做法,对他们而言更有利。而房企最终要交付给购房者提供完整的产品,不得不考虑成品的效果。因此,真正想做好产品的房企,会想方设法进行工艺技术的改进,实现工程建造降本增效提质。


具体到现场执行,优秀的工程人也绝不是拿着公司标准照本宣科,而是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去指导和规范施工单位的动作。


举个例子,每个分项工程都会涉及到多种材料及工艺的选择,比如屋面构造,是做正置式,还是做倒置式?防水基层处理用哪种模式?在施工过程中,主要把控哪些细节才能降低渗漏概率?诸如此类的问题,作为地产工程管理人员心里肯定要有数。因为,作为建设单位,你要为施工单位拿主意,而不是等着施工单位给你拿主意。


事实上,许多房企的工程总许多都是施工单位出身的。虽然工程条线有技术线路和管理线路,但越往上走会发现,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管理能力两者都缺一不可。


而在一线,这些年由于房企员工年轻化,项目多的是年轻的工程主管、工程经理,甚至是30岁不到的项目总。一些资深的工程人就常常吐槽,这些年轻的工地小领导们,被施工单位忽悠得团团转都还不自知。这是一个特别强调实操能力的专业,如果实操不够,对工艺工法的认知不过关,无论是在房企还是去施工单位都不会太好过。


最近几年,一些房企也在设法弥补地产工程岗在这方面的短板,比如有的房企要求地产工程岗到旗下的建筑公司轮岗,有的房企会优先聘用有施工单位履历的员工……


归根到底,还是那句话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将一个专业做精做透,无论身在何处,都将游刃有余。
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