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房企彻底抛弃狼性文化了
作者:陈丽如

“狼性文化”最初为人所熟知,应该是从华为那句“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”开始的。

在地产行业,也有很多公司推崇狼性文化。尤其是高周转时代,狼性文化几乎成为激进型房企的特色之一。

对于在房企里面推行狼性文化,大家一直都是褒贬不一。狼性文化究竟能给房企带来了什么?推行狼性文化的房企,后来怎么样了?
 
房企的“狼性文化”
早已严重跑偏了

什么是狼性文化?

顾名思义,就是企业员工们,有着与狼相似的特性:

①敏锐的嗅觉;②对头狼绝对服从;③群体作战,有凝聚力;④个体不屈不挠,拼搏奋斗。

狼性文化曾经风靡地产行业,尤其是营销线,“狼性”的宣贯是无处不在的。彼时的地产行业,到处洋溢着一股大干快上的风气,那种狂热的气氛,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了狼群凶猛贪婪样子。

推崇狼性文化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在实际应用中,却很容易用力过猛,甚至扭曲变形。比如很多房企将狼性文化演绎为,上班唱歌喊口号,花样打鸡血,严苛的考核排位,搞末尾淘汰等等,都是房企推行狼性文化过程中的常规操作。而最终的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。

可以说,狼性文化,在房企早就被玩坏了。
 
1、极为严苛的考核,甚至演变成PUA

为了充分激发大家员工的拼搏精神,一些房企内部有近乎严苛的绩效考核制度。

比如,中层管理者,如果所在区域连续三个月销售排名最后三位,无论什么原因都必须接受降级;基层管理者,单月业绩不达标会被罚款,连续三个月不达标开除。

而且这种考核不止于营销口,其他条线同样有类似的制度。比如工程条线,项目飞检成绩连续两季度在区域排名靠后,不仅项目总要受罚,普通工程师也要被取消年度加薪升职。

这样的制度,虽然能让员工时刻保持紧绷,却也容易走向极端。

比如,一些营销人员为了达成业绩,不惜对客户虚假宣传,过度承诺,导致交楼后出现大规模维权;有些区域为了“达成”业绩目标,谎报销售数据等等。

又如项目上因为担心飞检成绩不理想,每次飞检前都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迎检,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故意放慢进度,以至于后面工期更紧张,抢工更严重。飞检本来是为了常态化管理动作,提升管理质量,结果适得其反。

至于公司的口碑,产品的质量,客户的评价,根本没人在乎。
 
更夸张的是,一些推行狼性文化的房企,对员工的苛刻程度,甚至用PUA来形容都不为过。

比如有些房企动辄对员工实行处罚,迟到罚款忘打卡罚款;考试不及格罚款;压榨员工的休息时间,比如让员工无偿加班,不允许员工午休;动不动就让员工喊口号,在办公室挂满鸡血标语等等。这些做法,看似让员工变得更加“勤奋”、“积极”,实际上却让员工对工作非常反感,不仅员工流失率高,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一落千丈。
 
2、搞一人堂,听不得反对意见

狼性文化中很关键的一点,就是强调对头狼的服从,其目的是保证团队快速反应,坚决执行,在激烈竞争中致胜。表面上看,这应该是值得被肯定的。不过,在房企里面,这一“狼性”往往被解读为执行力,把员工变成“工具人”,只能绝对遵从,不能有反对意见。

因此,一些管理者喜欢用水平比较一般的员工,因为这样的人往往更听话,好管控,无论领导说啥做啥都是对的。这就导致了,团队表面上执行力很强,事实上确实蒙眼狂奔,有时候一错到底。就像此前明源君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,公司出了大问题,老板确实最后一个知道的,就因为没有人会去暴露错误。

更为严重的是,容易在公司内部形成严重的站队、甚至奉承拍马的风气。就像一些地产人说的,干得再好,都不如跟领导关系好、会捧领导臭脚的人升职加薪快。
 
3、只顾自己利益,枉顾合作方生死

“狼”的特点之一,就是凶残、贪婪。这一点,在一些房企与供应商之间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去年,部分房企陷入现金流危机,一批下游供应商直接被拖累。一些供应商手里拿着大量的房企商票无法兑现;一些小微的供方,给房企服务了一整年,收回来的费用却不足20%,老板被迫卖房卖车给员工发工资。

多年来,供应商一直是房企的“融资"渠道之一,与房企的合作,往往由供应商先行垫资,房企以商票保理等形式支付合作费用。这种合作模式一直以来为行业所诟病,一旦地产下行,对供应商可能造成巨大损失。

当然,你可能认为,生意场是你死我活的游戏,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。事实上,房企和供应商某种程度上也是利益共同体,比如总包单位是房企最重要的供方,房企和总包之间的管理理顺了,项目管理至少成功70%。双方如果互相算计,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。


地产所谓的“狼性文化”将成过去
下半场,房企需要新的管理模式
 
作为一个曾经狼奔豕突多年的行业,地产对狼性文化着迷的有原因的。高周转时代,房企的增长目标都定得特别高,像“三年翻一番,五年翻两倍”这样的速度,在行业内司空见惯。

疯狂的目标,必须由疯狂的团队来支撑它实现。因此,房企也热衷于为员工画大饼、打鸡血,“狼性文化”驱动下的地产人也是疯狂躁动的、热情澎湃的。

而这两年行业紧急刹车,“跃进时代"潜藏的问题浮出水面,许多房企焦头烂额,悔不当初。

万科郁亮说,地产已经从白银时代,进入到黑铁时代。

时代更迭,房企的许多玩法然也要跟着变,地产“狼性文化”恐怕也要成为过去式了。
 
1、高激励难以持续,如何继续推行狼性文化?

过去,地产和金融、IT并称三大高薪行业,房企里面也诞生了许多造富神话。比如有些区域总年终奖金高达一个亿。基层的地产销售人员也不乏年入百万者。

这也是房企所谓的“狼性文化”能够推行的重要原因——狼是肉食性动物,狼性文化当然首先要让员工能吃到肉,否则,谁愿意舍命往前冲?

而当地产利润将回归常态,回落到与制造业同等水平的时候,地产人的收入也很难重回行业巅峰阶段。从去年以来,房企的薪酬已经普遍下调,今年大概率也不会提升。

就像某地产大佬说的,地产要摆脱黄金时代的惯性,不仅收入需要建立新的锚点,就是福利、补贴等等也都要跟黑铁时代相适应。去年以来,已经有许多房企推行“节衣缩食”的政策,大幅削减福利待遇,甚至降薪减员……

换言之,过去那种拿一块地够吃一年,卖十年房就能提前退休的日子,一去不复返了,现在想要依靠洗脑来激发员工“狼性”,恐怕也很难了。
 
2、地产告别营销时代,只会营销真的不够了

此前,明源君曾总结过地产的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营销时代;第二阶段是产品时代,第三阶段是产品与服务并重的时代。

很明显,现在仅有营销力已经不够了。这一点,仅从近几个月的行业便能窥见一斑。许多以营销著称的房企,很多都哑火了。行业信用面临崩塌,购房者已经不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“一面之词”了,大家更相信“眼见为实”,以及房企长期积累下来的口碑和评价。

尤其是一些试水现房销售的区域,更是把房企的产品实力暴露无遗。另外,一些地区因为销售速度放缓,期房卖着卖着都变成现房了,这也是真刀真枪的较量,不再像过去,谁的造梦能力强谁就能赢。

接下来,你的营销团队再狼性,再凶狠,没有产品的支撑,一群狼用不了多久也会被饿成半死不活的病狼。
 
3、房企需要主观能动的员工,而非听话员工

一些地产人可能也注意到,就是某些房企的员工,特别喜欢“爆料”,公司可能刚做了某项决策,还没下达到全集团,信息已经在圈子里内传开了。

还有一些房企,因为员工及前员工负面评价太多,不得不组织一支团队来管控员工言论,甚至雇佣一般水军在网上“洗地”。而这些行为,又进一步授人以柄,引发了更多的吐槽……

这些房企的员工,往往是房企急剧扩张阶段招聘进来的,在公司的时间比较短,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认知度都不够,在所谓狼性文化的驱逐下,容易因利而聚,也容易利尽而散。

而那些“听话”的员工,过去可能因为站对了队,跟对了领导而得以加薪升职。在行业上行阶段,即便能力一般也能鸡犬升天;而接下来,日子恐怕就没那么好过了。严峻的形势面前,房企需要的是真正能“扛事”的人,是专业高手、全能冠军、长跑胜将,而不仅仅是“听话”的员工。
 
4、地产进入精细化管理时代,内外部必须高度协同

这一轮的大洗牌,不难发现,那些只顾自己吃肉不顾合作伙伴死活的房企,结局都不太好。一些房企出险,正是由于一宗商票逾期,推倒了信用体系的多诺米骨牌,引发了致命的连锁反应。

反观行业少数与供方真正形成背靠背关系的房企,因为双方的信任和合作,达成了共赢状态。比如一些人效高的房企,正是因为有一支高度默契的总分包团队,房企可以放心的把项目交由对方管理,自己的员工可以身兼多职,一人管理多个项目,不仅提高了彼此的效率,也更能够力出一孔把项目做好。

微利时代的地产行业,管理需要进一步精细化,减少不必要的内耗,将精力聚焦在能“出粮”的事情上。精细化达成的一个关键要素,是团队的高度协同,包括内部团队协同,也包括内部与外部供应链的协同。双方必须抱团取暖,达成真正的合作共赢。
 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