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头部房企,正在准备“过冬”
作者:常乐

最近,地产相关领域接连发生了好几件大事,从中央到地方,从政府到企业,新闻多得分析不过来。


这周内,几乎每天都有大新闻。


11月6日,万科召开与金融机构的线上交流会。近几周,万科遭遇罕见做空,股债经历大幅波动


市场非理性情绪蔓延,逼得万科大股东深铁集团和深圳国资出面回击“唱空”势力,表示如果万科遭遇极端情况,深圳国资将通过一切市场化、法制化手段,包括拿出真金白银购买债券等,来支持万科。


11月7日下午,央行、住建部、金融监管总局、证监会,四部委召开房企融资座谈会。了解房地产行业资金状况和企业融资需求


华润、中海、保利、万科、龙湖、金地等头部房企都参加了会议。高层做出姿态,扶持地产头部企业。

11月8日上午,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,“下一步,央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,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,引导金融机构
保持房地产信贷、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,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

几件事情结合起来看,寒意就很浓了,能够感觉到目前企业现金流紧张的情况还是比较严峻的。


对于当前的头部房企来说,融资困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,经营端的回款受阻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
十月底,楼市又开始出现转冷的趋势。销售持续低迷,房企回款不畅,才是市场恐慌情绪开始向头部企业蔓延的根本原因。

不得不说,如今尚且存活的规模房企,正处于穿越周期的关键时期。除了政府的呵护和支持,房企们也不得不想各种办法“过冬”。


控制舆论
向市场传递信心


其实,当前的地产保卫战,已经变成了一场“信心战了。

用郁亮前天在会上的话来说,当前市场要恢复不能完全指望政策,而是需要三组力量的合力:能买、想买、需要买。现在问题最大的就是“想买”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恢复消费者的信心。

事实上,围绕“信心”问题的舆论战,已经打得非常激烈了。

万科作为行业领头者,今年以来在各种场合,无一不是在表达信心。

年中业绩会上,郁亮表示地产行业已经超跌,给市场传递底部行情的信号。

10月底,郁亮在年度媒体交流会上,又认真反驳了当前比较主流的“房产过剩论”,从数据层面上来分析,认为中国的长期居住需求依然旺盛。希望利用万科的行业影响力,提振大家对行业的信心

10月27日,万科又更新了董事会主席和总裁的现金薪酬方案,将高管薪酬与A股股价挂钩,强化股东利益导向。

事实上,影响股价的因素是非常多的,万科管理层这种举动,更多也是宣传大于实质。更多的目的,是为了强化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。

此外,万科还同时更新了项目跟投制度7.0版,调整了必须跟投的人员、项目模拟清算与退出条件以及跟投方式。适应经营性资产占比增大的新形势,在一定程度上
稳定内部员工信心。

事实上,目前房地产面临的信心困境,并不仅仅是单一行业发展前景的问题,而是和金融系统风险、经济周期、地方债务深度嵌套的复杂命题。

当前的这场“多”“空”对决,涉及到的范畴,也不仅局限在地产行业。

11月3日,国安部官微发文,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,提出打击“看空者”、“做空者”、“唱空者”、“掏空者”,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

从去年的龙湖,到今年的万科,这些行业最优秀的企业遭遇恶意做空,仅仅只是当前大型“信心战”的一个缩影。

对于企业来说,能做的不多,但不能什么也不做。尽一切可能,向外界传递信心,保持高频顺畅的对外沟通机制,主动管理外界预期,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。

加速出货
存货坚决换成现金流


前面说过,目前房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,已经不是融资困难,而是销售不畅。因此,头部房企当前的过冬策略,有一个重点,就是优化盘面、加速去化。

万科今年的销售策略就调整为,不再依赖新推盘项目,而是重点加强对
持销和库存项目的消化

上半年,万科销售额的71%都来自于年初的库存其中现房的销售就达到了302亿,车位销售达到70亿。整体上,其实也是缩表的策略。

此外,变相降价抛售也已经是普遍的做法。有些项目总价100万,额外赠送的装修包就高达20万。甚至过去视为绝密的项目客储资源,也直接开放给贝壳去做回访,成交就算佣金。不少城市贝壳的
成交佣金已经达到8-10个点

开发商和中介渠道的关系,已经从亦敌亦友,变成生死与共了。

近期,保利上海就和链家进行了深度战略合作,推出了
置业减压计划。针对置换的客户,可以先买后卖。旧房子交给链家去销售,指定日期内房子卖不掉,开发商配合退房。

客户可以享受开发商提供的首付分期,链家网提供的“好赞”标签流量倾斜,保利旗下公寓提供的1个月免费租住或5000元物业抵用券。

龙湖甚至把滞销的商办物业,直接转为租赁处理,通过
以租代售的方式,来实现去化。

面对不确定还要“冷”多久的市场,头部房企现在能做的就是“扛”,用利润换回款。

扎堆升级产品线
赢得更多生存空间


尽管经营环境恶劣,今年头部房企还是不约而同的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:迭代产品体系。

随着行业竞争不断激化,目前产品力对销售的影响力占比,正在快速提升。对于房企来说,产品有没有竞争力,已经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问题了。

尤其是今年,政策端针对高端改善产品的限制,几乎全部放开。过去被抑制的改善需求,开始得到释放,这部分市场空间,对任何一家房企来说,都有巨大的吸引力。

年初,龙湖一口气推出了四条产品系:云河颂、御湖境、青云阙和砚熙台,清一色都是高端改善产品品牌。这次升级,完成了龙湖主力产品的大调整,属于战略层面的转向。

龙湖希望通过全面贯彻改善策略,在艰难的市场中获得销售支撑。

事实上,这四个品牌今年首开的17个项目都实现了相当高的去化率。根据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说法,通过产品转型,龙湖今年的整体去化率,有可能
从去年的58%提升到65%。

除了龙湖,今年华润、万科、保利、金地、碧桂园等头部房企,基本上都对产品体系进行了迭代。

年初碧桂园推出了“碧U好房未来美好社区体系”。万科在上海区域建立了“光年”系、“映象”系和“拾”系。9月,金茂在上海举办“FREE+科技系统”产品升级发布会,推出全国首个全社区采用「分户式科技系统」的项目。

华润置地总部,则在今年对目前的标准产品系,进行了一轮全面迭代,在内部称之为
硬核升级

在华东,他们推出了全新的产品价值体系——“MIC社区综合体”,希望能放大华润置地的综合业态优势。在华南,则推出了“R-Home润享精装”体系,对功能和审美风格进行全面升级。

不得不说,现在房企在产品赛道上,真的非常“卷”。因为,在寒意十足的市场下,产品力是房企目前确定性最强的安全垫,也是助力营销厮杀最有力的利刃。

小结

今年还剩下不到两个月,北方已经是暴雪压境,寒意十足。对于地产行业和房企来说,现在能支撑着大家熬过冬天的,唯有信心。

借用郁亮的话,黎明前总是最冷的时候。挺住,就是一切。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