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万科、旭辉、碧桂园的绩效考核,正在发生根本变化!
作者:凡文


前段时间,明源君在《万科、龙湖、碧桂园宣布,2021年要进行4大调整》中提到,万科、碧桂园、旭辉等标杆房企正在积极进行绩效考核变革。

 

其中,行业内讨论度比较广的是,万科、旭辉、复星等标杆房企都在积极推行的OKR(Objectives and Key Results)。万科非常重视,不但成立了35人的OKR研究与推进小组,负责研究与推动OKR管理工具在集团内的应用落地。还以OKR的形式布置了2021年度的工作任务。


标杆房企的管理动作一向具有非常强的风向标意义,据明源君了解,已经有不少房企准备向万科学习了。OKR在互联网公司应用比较广,但地产行业关注得还较少,为什么标杆房企突然要大力推行OKR?很多地产人困惑,公司运营了这么多年,在绩效管理方面有成熟的方法和工具,为什么要换?


今天,明源君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。

 

房企为什么要引入OKR

 

OKR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·葛洛夫发明,经约翰·道尔引入到谷歌使用,1999年OKR在谷歌发扬光大。近几年来,OKR在互联网行业非常火爆,华为、腾讯、百度、字节跳动等企业都有应用。

 

简单来说,OKR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,分为核心目标(O)和关键结果(KR)两个部分。


房企为什么要实施OKR?《这就是OKR》的作者约翰·杜尔指出,OKR主要有5大优势:



而房企对于OKR的期待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层面:


一、设定更远大的目标,提高员工能动性

 

很多房企都采用KPI考核方法,但KPI主要从结果考察绩效,一切用指标来说话。

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些弊端,比如,组织目标设定一定会变得保守,员工不愿意承担更具挑战性的目标。甚至很多员工对公司的目标知之甚少,仅仅为了kpi而工作,这也会导致有些房企目标与团队目标不统一,团队合作困难等等。


 

比如某房企操盘团队,为了完成现金流回正的KPI,不惜将项目抵押贷款,把贷款计为正现金流,同时将产品大幅降价销售。最后虽然完成了考核指标,却损害了公司利润。


 

而OKR的目标不是公司强加给员工的,而是由员工自己提出的。员工可以先查阅上层的目标,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范围内找到能对公司目标有利的部分,与管理者讨论后,做权衡取舍。这样一来,组织的目标就成了员工的目标,成了他奋斗的动力,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能动性。


二、“为什么做”比”做什么”更重要,让员工找回价值感

 

复星人力资源部在《复星人》内刊上的OKR文章中指出,公司现有的绩效管理工具或方法中,大部分只强调结果,不少员工很多时候追求业绩结果,却忘记了为什么要去追求这个结果。

 

尤其在很多高周转模式下,很多员工都沦为了工具人,只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,久而久之,员工再无法找到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。

 

OKR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因为它的形式就是“目标+结果”。员工的目标不可能孤立的存在,一定是和他从事的工作,承担的任务相关;也一定会和他的上级、团队甚至整个组织的目标相关。此时,价值感会油然而生。


三、及时回顾与调整,让企业更适应高速的变化


当前社会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,房企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、不确定、瞬息万变、难以预测,这就需要房企内部的组织能快速做出反应,反之,公司容易错失发展机会,甚至带来难以估算的损失。


通常来看,KPI的回顾与考核是以年或半年为周期的,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。而OKR按季度甚至月度来检查、复盘,进行及时调整,甚至有些企业以周为单位,及时跟踪和回顾任务完成情况。


这样就能够保证核心团队及时审视战略路径的合理性,一旦有偏差,可以马上进行调整。

 

四、高度透明,有助于提高全员责任意识

 

对于很多全国布局的房企而言,组织队伍逐渐壮大,但不同部门都有自己的考核指标,达成共识的难度很大,步调不一致导致内耗严重,降低公司经营效率。


 

这两年,房企内部频繁进行组织变革, “打破部门墙”成为很多房企的变革方向。

比如工程和成本,一个想赶进度保质量,一个想控成本,如何才能减少彼此间的摩擦?很多房企选择将两个部门进行合并,但只要两者的考核指标不变,内耗就很难避免。


 

但利用OKR的方法能更好地实现上下共识。因为在OKR之下,每个团队及个人的目标和KR,包括最终的评分都是对整个公司公开透明的,这样既有助于统一目标和团队合作,也有助于体现价值贡献的公平与公正。

 

复星指出,未来借助信息化工具,如果员工想看看创始合伙人近期的目标是什么,他就可以通过复星通客户端进行搜索,从而找到高层的OKR;同样员工也可以找到他的上级、同级或下属的OKR,这是OKR特有的透明属性,一个组织中任意员工可以互看。

 

这样的好处在于,员工在设定OKR时会考虑两个协同,一个是上下级之间的协同,一个是跨业务线、跨职能的协同,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组织合力。

 

第二个好处,每个人的目标和结果他人都能看到,会形成群体压力,让目标设定更加合理,结果更加真实。


而且除了公开透明外,每季度还会进行评分,这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。

 

房企如何实施OKR?

 

OKR是那些喜欢主动工作、想要在工作中有更大发挥空间的公司人的福音,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公司人都能立刻适应这套体系。它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核某个团队或者员工,而是时刻提醒每一个人当前的任务是什么。那么,具体如何推动OKR执行?

 

一、目标设定要聚焦,具有挑战性


约翰·杜尔指出,OKR是为了让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做正确的事,其实就是要求员工核心产出与公司目标保持一致。通常目标不要太多,建议1-3个,目标越聚焦,实现起来越有方向。


 

①全员设定。公司、部门、管理者和员工均从战略开始设定自己的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。比如百度李彦宏曾经给自己制定了如下OKR:



② 目标的设立顺序应该是公司到部门到组到个人。个人的目标一般来自部门的目标,部门的目标要能支撑公司目标的实现。


 

③OKR的目标设定周期一般为季度或月。周期太长,会导致目标制定不合理,周期太短,关键结果就变成了待办事项,无法做到聚焦目标。


在目标设定后,再针对每个目标设定其KR(关键结果)


①目标要有年度KRs,也有季度KRs。年度KRs统领全年,但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可以及时调整,调整要经过批准;季度KRs则是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的。

 

②可以调整的是KRs,目标不能调整。措施和方法(KRs)可以不断完善,且KRs的设定也应是管理者与员工直接充分沟通后的共识,以员工确认为主。

 

③ KR是须具备的特点:必须是能直接实现目标的;必须具有进取心、敢创新的,可以不是常规的;必须是以产出或者结果为基础的、可衡量的,并设定评分标准;不能太多,一般每个目标的KR不超过4个;必须是和时间相联系的。

 

比如万科2021年有6个OKR,分别为1、利润增长;2、回归绿档,3、五大区域BG做好基本盘,4、物业BG尽快找到关键路径,有重点的突破和发展,5、打造冠军组,6、科技赋能。


针对每个目标,都设定了关键成果:



当然,基于公司层面的目标和关键成果,需要分公司和专业部门进一步分解,他们在设定自己的目标和关键成果就要考虑,通过哪些动作帮助万科达成这些目标?


三、推进执行(从关键结果到“行动计划“)

 

①每项关键结果就会派生出一系列的任务,交给不同的同事负责。

 

②关键结果负责人就成了名符其实的项目经理,来组织协调大伙。

 

③关键结果的项目经理是团队非常重要的成员,他们应能够调度和影响企业资源。如果他还不具备这个权力,就把这个权力给他;至少,项目经理和企业决策者之间应当保持绝对通畅的沟通。

 

四、OKR回顾,与绩效评估

 

每个员工在每个季度初需要确定自己本季度的 OKR,在一个季度结束后需要根据自己这个季度的工作完成情况给OKR 打分——这个打分过程只需花费几分钟时间,但结果不直接与绩效挂钩。


原去哪儿网用户体验总监黄喆老师分享指出,给每个Key Result 按完成程度打分,0.7-0.8分是一个不错的结果,说明目标设定有合理的挑战度 。


来源:人人都是产品经理


真正的绩效评估会在每半年公司会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,主要是复核员工过去半年的业绩,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变更业务职级和薪酬。

 

所有的个人绩效评估的成就内容及级别都是全公司共享公开的,一方面可以做到更为公平和透明,另一方面也给每位同事提供了更好学习和成长自己的样本,激励大家在工作中更高质量的挑战和要求自己。


未来绩效变革将成为常态


除了标杆房企大力引进应用OKR,行业内关于绩效变革的动作还有不少。比如碧桂园就在去年引入了OLA评估体系,OLA是Organization & Leadership Appraisal的缩写,意指区域总裁领导力与区域组织力评估。

 

据碧桂园介绍,OLA评估的核心内容围绕着区域总裁领导力及区域组织力展开。一方面,对于领导力评估,OLA评估体系中明确了区域总裁在“管理自我”、“管理团队”、“管理业务”三个层级中的素质维度。


另一方面,对于区域组织力评估,聚焦于区域从拿地到生产交付再投入的各项经营环节。同时将集团各条线核心的管理指标纳入其中,避免单一指标论英雄,单一维度论生死。简单来说,以前只看结果,现在既关注结果也管控过程。


碧桂园希望通过OLA评估,协助集团对区域总裁和区域情况的动态掌握,实现“四个及时”,最终助力集团整体综合竞争力的提升。


一是总结标杆区域的优秀管理经验,及时传播;二是发掘一线的优秀人才,及时提拔任用;三是帮助区域发现管理短板,及时改进提升;四是针对部分不合格的管理人员,及时进行调整。


据明源君了解,还有不少标杆房企都在酝酿着新一轮的绩效管理变革。


这两年,随着地产行业步入深水区,很多房企内功不强的房企都逐渐走向了衰退。

房企想要在这条赛道上一直跑下去,唯一的出路,就是不断革新自己,不断通过修炼内功让自己变得更强大。


对于地产人而言,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转型时代,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感,紧跟时代和房企改变的步伐,不能让自己一直待在舒适区,因为过得太舒服,可能就离被淘汰不远了。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