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27倍!同是地产行业上市公司,为什么相差这么多?
作者:朝祎

 

近几年,增量开发进入横盘期。

所有房企都不得不面对一道灵魂拷问——什么是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?

 

在过去两三年里,随着物业迎来巨大风口,多家房企分拆物业公司单独上市,想以此打造出第二曲线。

截至目前,已有近40家房企相关的物业公司上市,另有十来家进入上市的酝酿阶段,其中包括了阳光城、融信等top30的物业。

 

明源君发现,房企物业上市热潮未退,但各家上市物企的表现差异已经越拉越大。

根据6月11日的收盘数据,PE最高和最低的物企相差约27倍,而总市值的差距达到了927倍!

 

今天,明源君主要想和大家探讨两件事:

1、为什么众多房企都热衷于分拆物业上市?

2、上市物企市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?

 

 

房企分拆物业上市

本来是一件双向获利的事情

 

几年前,很多房企都看不上物业,认为物业只是开发的附属品,并没有抱什么期待。一些地产大佬甚至公开表示过,不会分拆物业上市。

但这两年,大家都没有逃开物业的“真香定律”。

 

那么,为什么很多房企都想让物业公司独立上市呢?主要因为,这是一件“双向获利”的事情。

 

从房企的角度来说,是对业务的重新梳理,缓解集团压力。

 

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每一个房企集团,都在同时做四件事:投资、开发、运营和服务。

 

这种大包大揽的模式,过去有土地红利、金融红利、周期红利的加持,做得粗糙一点,也能赚到钱,而且在资本市场也很值钱。

 

但现在出台了诸多调控政策,上述的三种红利也消失了,很多房企便受困于这种大而全的模式。因投资的不确定性加强等因素影响,导致房企既不太能赚钱,又不太值钱了,有的房企市值甚至低到连块地都买不起。

千亿房企老总直言,未来房企不赚钱也不值钱了。

如何扭转这种持续下滑的趋势呢?

除了抓住管理红利之外,很多房企还重新梳理了各项业务,按照资本市场估值逻辑,去升级商业模式。

 

在升级的过程中,一场疫情,让资本市场、政府和社会大众都明确地看到了服务的价值,让物业行业变为风口。


房企分拆物业上市后,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,缓解集团压力,还有利于提升整个集团的市场价值,扩大品牌影响力。


同理,运营、开发板块也在进行分拆。

 

对物业来说,同样能抓住机遇,扩大业务规模,形成自己的生态

 

有数据统计显示,2020年物业管理行业营收规模就达到了12688.1亿元,同比增长20.7%。

这一成绩,毫无疑问地让物业,在传统房地产开发业务后劲不足的当下,成为各大房企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。

 

物业的增长从哪里来?除了规模扩大之外,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新业务的开展。


以融创服务为例,过去大多只做自家的住宅、购物中心、写字楼、酒店文旅项目等。

上市后,逐步走向市场化,开始承接在学校、产业园等各类园区的物管服务。甚至跨出了园区红线,参与更广阔的城市服务。

不仅如此,还上线了“融创生活服务平台”,推出社区电商、租赁、社区金融、美居等增值服务。


物业除了为业主、合作伙伴、政府等创造价值之外,还通过加大在数字科技方面的投入,实现了降本增效,有的物业还开始向外拓展科技业务来赚钱。

 

物业不仅带来了新的利润,还在不断整合集团资源,培育自己的各项能力,建设平台,与集团其他板块业务一同构成更加完善的生态体系。这是目前很多房企物业努力的方向。

 


为什么上市物企的市值

差异越拉越大?

 

既然物业上市是双向获利的好事。那为什么市值差异会越拉越大呢?

下面明源君就来说说,比较突出的一些原因。

 

一、外部原因:资本逐渐回归理性,更关注前十强的物企

 

前面提到,疫情之后,大家都认识到了物业的价值。资本市场基于物业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、有最后一百米的优势等,相较于房企本身,给出了物业公司几十甚至上百倍的高估值。


但物业的这波资本热潮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。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,随着各大房企物业纷纷上市之后,上市物企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,原本的稀缺性就消失了,资本对物业也逐渐恢复理性,开始重新审视各家物业的实际情况。

 

根据克而瑞物管统计显示,2020年超6成物业股股价涨幅低于板块均值,另有近半物业股沦为“僵尸股”。

旭辉总裁林峰近期也公开表示,物业分拆上市的风口已过去,除了一两个巨无霸(像万科、龙湖),其他基本会被主流投资机构忽略,资本只会关注行业TOP10的企业。

 

二、内部原因:不是所有物企都能飞起来

 

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会飞。

但现在,这波风口已然过去,上市物企本身是否能够在规模、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上突破,这也是拉开总市值的主要原因。

 

在明源君看来,市值和估值较低的物企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没做到位:

 

1、盲目冲规模,没有清晰的战略

 

近两年,各大物业公司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,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,都在想办法扩冲自己的规模,一路收并购,买买买。

 

但事实上,并不是有了规模就能融到更多钱。某物企在2020年已经拥有近4亿平方米在管面积,但由于质量不高,仍不被资本市场看好。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。

 

明源君研究发现,估值高的物企都有自己的扩张逻辑。

除了看中标的实际的规模大小、盈利情况等外,还结合自身条件梳理出清晰的战略。

 

比如,近期PE超过100的华润万象生活,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其高层就表示,不会为了并购而并购,而是追求有质量的发展。

在未来并购方面,会更多关注国资或者国企改革的机会,标的企业要达到200万平以上的规模。而在并购后,还会通过一些系列手段进行整合,例如:

1、文化的融合;

2、在运营模式和管控模式,都遵循市场化的原则;

3、运用自身建立起来的专业能力来整合。

 

而碧桂园在母公司开发业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,去年收购电梯广告媒体城市纵横,入股市政环卫公司福建东飞和满国康洁,都是为了补齐自己的短板,构建更大的平台。

 

2、根基不稳

 

现在很多物业公司为了上市,讲故事的能力一流。但是上市之后表现并不尽如人意。为什么呢?

因为有的物企把城市服务、增值服务等业务的重要性,摆在了基础服务之前,不肯在基础服务上下苦功,导致后续的业务不能顺利开展,反而影响企业后期的表现。

 

万物云CEO朱保全近期在混沌大学演讲时表示,资本市场把物业定义为“最后100米”,但在他看来,物业的本质是解决“三个和尚挑水喝,最后没水喝”的问题。

“是不是一个好物业,能不能挣到钱,最简单的标准是看有多少客户愿意交物业费。物业人员要想赚钱,就得踏踏实实把物业干好,业主给你多涨1块钱的物业费,这个收益要强过卖货给业主赚钱。”

 

有数据显示,疫情过后,1/3的小区都在考虑更换物业公司,约四成业主换物业的目标必须是大品牌物业。超过八成业主愿意为更好的物业服务付出更高费用。

 

3、形式大于内容

 

有的物业规划了很多新业务,但真正能落地的,并不多。

有地产人向明源君透露,某房企自身商业项目不超过5个,每个商业项目的开业时间也不算太长,但其物业已经开始对外扩张商管业务了。

为什么呢?因为近期资本更看好商管的盈利能力,这家物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业务逻辑就想走捷径上市。

 

还有的物业看到别人家做得好的增值服务,也依葫芦画瓢,提出诸多服务。但自己的数字化团队、增值服务逻辑都没有搭建完成,基础服务人工成本仍然占大头,想要做起来,还言之过早。

 

在明源君看来,这些房企对待物业的态度,更多是希望抓住这波风口,帮助母公司融资。这样的心态也导致了,新业务的形式大于内容,不会认真思考物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盈利模式。

 

小结

 

有消息指出,今年港交所更加重视上市企业的质量,上市申请人主板盈利规定拟调高60%,自2022年1月1日生效。

这也意味着,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底,是中小型物业的最后机会。


但现阶段单独上市对中小型物业来说,也不一定是好事。因为物业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,资本更愿意向拓展速度、规模、盈利能力更强更快的部企业做倾斜。


旭辉总裁林峰就曾表示,目前物业行业市盈率低的企业中,利润率高、规模大的都有。所以,小型物业公司与其自己上市,不如和头部企业合作,价格还好过自己去上市。

在各项政策、利好的推动下,物业行业正在逐渐走向理性、成熟,从粗放到精细,从业务单一到全面。

对于物业而言,唯有增强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,真正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喜欢,才能给未来无限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。(如需与作者交流,可添加微信:Deng_E0305,添加时请注明公司、职务及姓名)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