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土木工程 “付酥运动”轰轰烈烈,我却劝你不要轻易离职!
作者:若可


两位经常在抖音上直播工地日常的博主付工和酥工,一位突然从工地离职,一位被借调到总部。他俩的职场变动,不仅在土木人中间掀起了一场对职业的大讨论,很多人直呼精神支柱坍塌,还引发了一场跟风的效应,很多土木人喊着,不干了,我也要跑路……

 

网络上将此称之为“付酥运动”。

 

一个工程人离职,一个工程人调职,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反响?面对轰轰烈烈的“付酥运动”,明源君觉得,工程人看热闹可以,适当宣泄也无可厚非。但这些都改变不了自己面临的问题。就像有人理性的提出,谁都不该是自己的精神支柱,除了自己。认真考虑下个人未来的路怎么走,才是工程人面对“付酥运动”最该做的事。

 

提桶跑路成了口头禅

“付酥运动”也有了必然性

 

“付酥运动”的主角付工在离职后发的一条视频中说,“朝八晚六,下班没人找,晚上能回家,虽然赚的没有以前多,但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”。


这句话引发了大量土木工程人的共鸣。有人说,希望“付酥运动”能给行业带去一些改变,给工程人争取来法定的假期。


007、全年无休已经成了土木工程人抗拒工地的最大原因之一。在施工单位,每月只有四天假期,还经常因为赶工无法正常休假。


地产虽然部分公司有双休,但是节假日也逃不过值班,即便休息在家也是整天电话不断,无法安心休息。就在“付酥运动”刚开始的这个周末,一位地产工程人突然在交流群里冒出一句话,“不干了,我要提桶”。大家一问,原来是单休日一早到晚都在远程处理工地上的事,连门都没出,搞得他心情极度灰暗。

 

这几年,土木工程在网上几乎沦为第一劝退专业,“提桶跑路”已经也成了土木工程人的日常口头禅。除了工作量大,休息少之外,也与整个就业环境恶化有很大关系。比如,


① 行业利润下滑,甲乙方关系日趋紧张


甲方利润薄,施工单位亏本,双方都在打对方的主意,甲方拖欠工程款,大量启用商票;施工单位低价中标,高额索赔,减员降配等等。身处一线的工程人,陷入大量的纠纷扯皮中,心力交瘁。

 

② 人员精简考核提高,现场越干越累


降本提效,在很多房企内部演变成减员缩编。一些项目部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一,而施工单位的依然不给力,甚至也在减员。人少了,活却多了。很多房企形成了严苛繁复的检查验收制度,总部巡检、第三方飞检、区域抽检、项目自检……有的项目每周要接受两次检查验收,上一次验收还没整改完,下一次验收又来了。正常的施工节奏被打乱了,现场疲于应付。而且验收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,有的房企,季度巡检区域垫底,工程岗取消年度升职加薪。

 

③ 升职加薪变难,年龄危机令人焦虑


以前大家都说,工程是个吃资历的行业,经验越丰富越值钱。现在似乎变了。在地产,35岁没能当上项目总,往后想往上走就更艰难了。更有一些房企对内缩编,首先对35岁老员工下手。而一旦房企战略收缩,首当其冲也是一线工程人。施工单位内部的痼疾由来已久,裙带关系复杂,一些没背景的工程人频繁遭遇不公平待遇,晋升困难……


以上种种,无一不加重了土木工程人对职业的不满,对前途的迷茫。可以说,“付酥运动”火起来,正是因为工程人情绪积压已久,以至于一触即发。

 

不过,在很多人喊着提桶跑路的时候,明源君却想给这波热潮泼泼冷水。

 

 

跟风跑路?

辞职不该是一次冲动选择

 

在付工的视频留言区,有人说,说走就走,我也辞职了;也有人说,身边一些人最近也跟着辞职了。


这里头,想必不乏一些冲动跟风的人。事实上,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,或者充分准备,仅凭一次辞职根本无法改变个人面临的困境。


 一方面,行业不景气,跳槽风险也在加大。


有些人跳槽之后几个月都找不到合适的东家;也有些人跳槽从一个工地跳到另一个工地,工作及职位等几乎没变化,这样的跳槽并无太大意义。

 

另一方面,离职应该是一个动作,而不是一个目的。


如果因为对当前工作不满就冲动跳槽,却没有找到新的出路,跳来跳去可能都是原地踏步。跳槽过于频繁者,在求职时被HR认为稳定性差,印象分大打折扣。

 

那些不满于现状的土木工程人,该怎么办?


“付酥运动”里面的另一主角酥工,最近从项目借调到总部,很多人误以为其已经调到机关,纷纷表示羡慕。


有人说,转行、考公、城投,是土木工程人最好的归属。酥工之所以被羡慕,整是因为大家误以为他走向了大家向往的结局。

 

说到这里,明源君想分享一位工程人的事例,一条在同行看来堪称理想的职业轨迹。


这位工程人刚毕业的时候进了设计院,画了几年图,跳槽到了某地区国企施工单位,一路摸爬滚打做到项目经理位置。眼看年龄过了30,面对35职场危机也很焦虑。于是开始摸寻新出路,通过人才引进去到另一座城市,并顺利考进当地的一个规划建设部门。

 

看似顺风顺水,其背后付出的努力,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。


一个简单例子的,他在一年之内考了三个证。白天在现场累了一天,晚上备战考试。每一年要考什么证,他很早就规划好了。他说,争取在35岁之前,把这一行几个最重要的证书都拿到手,即使某一天失业了也不用慌。

 

通过这个事例,明源君想说的是,比起吐槽和跟风,对土木工程人来说,有2件事是更重要的:

第一,想清楚自己想走的路

第二,定个目标并全力以赴

 

有些工程人,上班摸鱼、吐槽,天天喊着提桶跑路,却始终没想好跑去哪,怎么跑。相反的,有些工程人嘴上也抱怨,但每一次的不满都转化成了他的动力。


再说个事例。

明源君认识的一位土木工程人的故事。

毕业之前,他就研究过前辈们的就业方向,发现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都不是自己想要的,铁了心想进房企,最终也顺利拿到了某区域房企的offer,成为一名管培生。


为工作用心,得到了集团工程领导的认可。后来主动请缨到项目部锻炼,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,在项目部轮岗不到两年,就经历完了一个项目的各个重要节点。

因其工作细心,沟通能力强,在项目上还兼任了运营对接人角色。在与营销、成本等交圈的过程中,经常主动向各条线的同事请教,把各专业的知识也学了一遍。


轮岗期满,刚好遇到公司出现人事变动,其自身也认为到了可以寻找更大平台、并且转岗运营的时候了。了解到某top房企在上海新成立新的区域公司,大量招兵买马。他离开北京,主动降薪降职成为该房企的运营专员。


之后的路,就越走越顺了。因为新区域公司人员配置不齐,其从一开始就事无巨细一肩挑,后面来了运营领导,其也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。三年时间,在该房企运营专员晋升到高级运营经理。

有了前面3年的积累,再跳槽一次,顺利成为某top房企城市公司的运营部负责人。


和他交流的过程中,明源君发现他对职业的规划是很清晰的。比如第一份工作的时候,发现自己性格更适合运营,便毅然转岗。比如对于未来,其表示,如果有机会,会考虑申请去新项目锻炼,往项目总的方向走。


他认为,从来没有后悔过读土木专业。专业本身没有太大的好坏区别。一个人的发展,跟出身专业关系不是很大,跟个人的职业选择、工作经历关系更大。


对此,明源君表示认同。事实上,每种职业都是围城,总会有城里的人想出去,也总会有城外的人想进来。土木工程人吐槽工作的时候,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。

举个例子,一位在施工单位的工程人,不想四海为家跟着项目走,而想回到家门口干工程,便一直留心老家房企的招聘,并积极和业主方及各分包单位处好关系,后来机缘巧合,在一位分包老板的推荐下,顺利进了老家一本土房企。


机会是留给有心人的。虽然这几年地产不景气,干工程也一年见一年辛苦,不可否认的是,即使是在房企普遍多元化的今天,土木工程依然是房企里面中层乃至高层占比最高的专业,远远超出于其他专业。


这里,明源君想引用一位工程人的话结尾:连做工程的苦都吃得了,还有什么是做不成的?怕就怕,既吃不了工程苦,又找不出离开的资本,天天吐槽,动辄提桶,最后消耗的还是自己。

与广大土木工程人共勉!
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