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干了10年地产,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了
作者:又礼


诸多信号都指向,地产行业要变了。

 

政策调控,房子要从金融属性逐渐回归居住属性;前10个月销售增速下滑,客户观望情绪加重;集中土拍打补丁,多城要求竞品质;城镇化进程加速,核心区空地已所剩不多。

 

这一切的宏观变化,落实到对各地产专业,有哪些实质性的影响?身处其中的地产人,现在又是怎样的状态,之后该往哪些方向发展?

 

下面明源君重点选几个专业聊聊。

 

投拓部门,

此前膨胀招人,现在大量缩编

留下需要更综合的能力

 

在2015年之前,许多房企并不存在投拓岗。

 

但随后几年,地产行业周期性轮动,夹杂着国家在三四线进行棚改货币化安置,从2016年起,地产行业在一线城市大爆发,2017年到准一线和二线城市,下半年广大三四五线城市也引发狂热,地产销售业绩猛增,随之而来也有拿地需求的急速增加。

 

这时,很多地产公司把投拓单独为一个部门,并从各专业条线招人。只要对投资拿地有兴趣,并能说清楚拿地逻辑,都可以进来。这个此前比规划技术、营销销售、工程专业、成本招采等条线待遇低的岗位,由于行业红利,薪资得到迅速提升。

 

但现在,行业洗牌,市场和资源逐渐集中到头部稳健房企手中,许多房企或破产,或被收购,或精简人员向管理要效益,于是,大量投拓人员被裁的信息流出,今年升级到把区域投拓团队全部裁掉,一时间投拓人有些茫然。

 

某TOP50房企的投拓小李告诉明源君,他年后要被炒鱿鱼了。我问他怎么提前两个月知道,他说公司本想现在裁换他,但临近年底工作不好找,于是他用了些办法周旋,最后公司同意他申请年后主动离职。

 

此前小李在地产做成本,在2017年时,由于成本工作和投拓的活有相关性,于是很多猎头开始高薪邀请他跳转去做投拓。

 

一直以来,他秉承着之前做成本的工作态度,从初级的市场核政策分析报告、勘地报告、城市调研报告、测算报告到最后可研报告的撰写,都非常细致谨慎,具体到那个地块周围有几棵树他都会记得一清二楚。

但或许由于过分谨慎的缘故,这几年所在区域拿地非常少。不过,当时也没有硬性拿地指标,夹杂当时行情好,公司也并不会对此有责罚,并且区域销售业绩好,自己还能分得奖金,小李那时也逢人便说自己公司好。

 

但这两年,公司对拿地的需求变得比以往迫切了,开始制定拿地货值,并且更鼓励投拓们去勾地和做收并购。这两种拿地方式,相比之前自己做的招拍挂,其实更欢迎有资源和阅历投拓人。

 

后来投拓经理跟他说,现在公司精简人员,招拍挂工作只需要两三个能加班的年轻人,找资料、做测算和写报告,沟通其他部门赶紧出结果就行。我们给你的薪资,需要综合能力更强的人,不仅要懂专业能力,还能经常和地产公司老板、政府领导谈判、沟通业务、汇报工作等,所以你得有资源,而且认知也得在一个层面上,于是,小李就成了行情下被优化的一员。


小李说,回首10年地产生涯,做投拓的4年里,害怕拿不到好项目,一直畏首畏尾做测算,不仅失去了许多试错的机会,也没能积累太多人脉…


小李的故事,虽然只是投拓人群中的一面,毕竟还有大部分地产公司,老板不看可研报告就拍板,让许多投拓人顿感专业无用武之地,于是每天沉迷于觥筹交错间,靠人脉拿下地块,也不管地块之是否能给公司带来利润。


上述两种情况,都不完全能适应未来的发展。未来的投拓人,必定得实现专业能力与人脉资源的进化,其中,专业能力不仅是对招拍挂地块的精细研判,还包括了解收并购地块交易架构和协约的制定,以及后续项目疑难问题的解决;更重要的还有对宏观形势把握,市场和国家政策有敏感的直觉、对公司的资源有明确了解,还有战略布局也要非常清晰等,如此才能做出更科学地判断,拿到好地块


而资源与人脉,也是低头做事的投拓人以后要必备的,不仅需要通过自己积累的资源为公司发现好地块,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政商关系,为公司开拓更多的融资渠道。毕竟勾地和收并购,在未来几年,都会是热门的拿地手段。


设计部门,

强排更复杂,产品力需要提高

留下需要专业能力更强

 

前段时间,明源君看到卢俊讲到的一个故事,有个房企的设计总跟他说,突然发现在面对一块地时,自己不会做强排了……

 

这主要是,这个地块在四周的相邻关系都非常复杂,嵌在老破小之内,这意味着排布不仅要满足房子内部的需求,还不能影响周边的采光,消防和整体动线等,得妥协许多外部条件。

 

像这位设计总监遇到的难题,在地产行业往后的发展中会更频繁出现。主要原因是,现在集中土拍后,招拍挂拿地的利润变得非常薄,许多有资金实力的房企寄希望于通过城市更新拿到成本更低的地块。

 

而经过数十年教化,政府需求也越来越明确,不再只要求区域保障性交房,还要去同步完成周围的撑死配套。包括商超、幼儿园、医院、公园等。

 

今年明源君在广州看到多个开盘的项目,就已经在落实这些需求,完成住宅的同时还要同步做好城市配套,如此政府才肯给预售证。

 

除了前期的强排设计,要成倍的时间精雕细琢外,现在客户对产品外观及质量的要求,也明显越来越高。

 

在此前,明源君听某转行的房企高管私下说过一句,近十年的新房,谨慎入手,绝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的产品。

 

明源君也看到过某房企的小区,名曰改善盘,每户140~170平,但底下大面积的娱乐公区紧邻楼栋,住在7层都清晰可听楼下小孩成群打球的嬉戏声,不少业主不得不在精装隔音玻璃的基础上,再添一层玻璃,极为不方便。

 

还有某千亿房企的营销总监吐槽,极少见到,一个行业的产品在二十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创新。虽然这句话有些过激,但不得不承认,在过往十多年里,很多房企为了上规模,完全罔顾产品力的发展。

 

但地产下半场,在政策调控下,房子去金融属性的态势明显,客户观望情绪越来越重,优质产品既是企业品牌的名片,也是赢得客户的关键因素。所以,地产下半场,地产设计要回归初心,真正做好产品,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
 

 营销部门,

盘多客少,指标“吃人”

留下要懂得抢占人心红利

 

在地产行业,清醒点的营销人,会告诫自己不要把行情当能力。但不可否认,环境作用太强大,一方面,房企营销只谈业绩,很少关注专业提升,更遑论地产营销人的成长;另一方面,赚快钱的时候,绝大多数人,都不可能故意走更难的路,修炼自己的内功。于是,导致地产营销的打法,20多年来,几乎未有太多新的变化。与快消行业相比,甚至存在许多滞后性。

 

今年浪潮退却,大部分人想要达成业绩,就比往年艰难得多。明源君了解到,大部分地产公司的指标都定得比去年高,但今年市场转冷,指标缺口创近五年之最。离收尾还剩不到两个月,有的地产公司指标缺口甚至达到了二分之一。

 

小梁从业5年,之前是某房企的策划,去年底跳槽去做营销经理,在某二线省城,今年上半年,不用上分销,行情最好的时候8000人抢300多个楼盘,但现在,楼盘已经打了8.9折,还送一年物业费,现在一个月去化不到1套,从骤热到骤冷,置业顾问团队也都对自己的项目没了信心,现在团队士气很差,年度销售目标达成,他说心里没底。

 

小梁怀念以前做策划时,那时也正好踩在卖方市场的风口,只要定位清晰、价格合理、没有骚操作的正常推广,客户都会哗啦啦来,房子也哗啦啦卖掉。

 

但现在,项目只需要看得见的业绩,给媒体投广告,不再是造势,而是只能把媒体当成直接导流的渠道,根据转化率给媒体佣金。而且,分销也瓜分了大部分营销费用,之前小梁经历过一个项目,给了分销10个点,以饮鸩止渴的方式确保了首开目标的完成,但营销费用也失控了,之后加推也没有推广费用,自己仿佛无用武之地。

 

今年下半年,小梁一直在迷茫,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待在房地产?但跳槽自己还能做些什么?这些年的工作经历,他逐渐发现自己,营销能力相比其他行业,不够与时俱进,除了降价和分销,其他都不擅长……


有转行的念头时,他投过5家公司,领域有快消品、制造业等,只有一家公司邀请了面试,但最后没有过专业面。

 

和小梁类似的地产营销人并不少,如果想留下来,确实得做好心理准备,真正需要磨练自己专业能力的时代来临了。

 

现在地产行业是典型的盘多客少,营销最大的特点,就是直接面对客户。所以最关键的点是要抢占客户心智,要像“吸血鬼”一样,把周围的客户都吸过来,你就能活下去,且能活得好。

 

所以,地产下半场,地产营销人要把以前的功夫再往下做深做透。比如以前很多地产策划,很多广告语让人缺乏记忆点,下半场是拼品牌,拼故事的时刻。地产营销人应该重新回归,如何让项目形成清晰的品牌定位,如何打造差异化的价值点,如何讲述吸引人,能引起客户共鸣和情感联系的故事等。

 

结语


今年刘润的演讲中,提到一个物种,叫达尔文雀,他说世界上唯一的成功学,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。唯有不断地适应变化,才能生存下去。

由于行业的特殊性,地产人已经被惯坏太久。享受过红利时代,现在,是时候拿起勇气接受未来的挑战了。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