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不让乙方赚钱的房企,小心把自己坑死
作者:凌峰


过去,房地产每个环节都可以外包,外包出去之后我们还能赚钱,但今天面对已经是10%左右微利的行业,如果所有的工作都假手于人,每个人都赚10%,我们肯定没钱赚……今天黑铁时代了,我们自己不干谁干?

 

这是前不久广为流传的郁亮内部讲话的一个观点。一些房企老总看完觉得有道理,再一看有些房企已经干得不错了,一拍脑袋,好!我们也这么干!

 

这种心态,颇有点类似阿Q“和尚摸得,我摸不得”。“不假手于人”,想法固然很好。自力更生嘛。但实践中,做得好的凤毛麟角,因为,无论是从“风险控制”,“管理幅度”,还是从“专业分工”的角度看,都面临巨大挑战。由此,结果也就不意外了: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


资金压力更大

出现风险会产生连锁反应

 

公元208年秋天,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,亲自率军,沿江南下,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,统一中国。

曹军号称八十万,来势汹汹。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,共同抗击曹军,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相遇。

 

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,不习水战。为此,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,这样,士兵在船上走路骑马都如履平地。

孙刘联盟见此情景,巧设诈降火攻之计,大破曹军。曹操军队死伤无数,仓皇逃回北方。此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,刘备趁机夺取益州、荆州,与魏、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

 

有人说,即便曹操不把战船连在一起,不熟悉水性的士兵,站在船上战斗也基本没什么胜算,不影响此战的结果。但明源君认为,如果战船没连在一起,曹军至少不会败得那么快那么惨。

 

如今,房企自己干的事情已经很多,如果进一步增加,抢乙方饭碗,跟曹操把战船都连在一起没啥区别。

 

这种模式,是典型的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 

众所周知,去年,随着规模房企陆续暴雷,除了购房者,暴雷房企的上游供应商,也被拖累到遍体鳞伤——计提损失十几亿,几十亿,甚至被拖向“破产”边缘……都见怪不怪。

 

因为大多数房企本身的杠杆很高,资金紧绷,一般都会要求合作的供应商垫资。而大多数供应商为了抱上大腿,也不得不给房企垫资。正常情况下,钱最终都能拿到,无非是早晚的问题。可一旦房企暴雷,手里持有的商票,兑现就会变得遥遥无期,价值立马缩水。

 

房企延伸产业链,将手伸向更多地方,其他不说,头一件事,资金的风险就会进一步放大。

 

最典型的例子是房企旗下的财富管理公司,鉴于绝大部分是自融,它相当于扮演了金融机构的角色,给自家房企供应资金。实际情况怎么样呢?

从这两年的情况看,旗下财富管理公司规模越大,炸出的雷声越大,而且,有些房企暴雷的导火索,就是旗下财富管理公司的理财产品没法如期兑付,持有人维权,引爆危机。

 

这,像不像曹操连在一起的战船,被一把火烧了?

 


管理和协调难度大

最终容易1+1<2

 

1948年年底,辽沈、平津、淮海三大战役的胜负已决,蒋介石不得不服输,把烂摊子丢给李宗仁收拾,自己下野。


蒋介石失败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不得民心,但其喜欢亲自指挥也是原因之一,三大战役后期,他恨不得自己亲自指挥前线的一个团。

杜聿明就评价说:蒋介石个人独裁指挥,不论大小情况的分析,大小部队的调动,都要通过他的决定指示。而蒋本人又不能集中精力掌握全盘情况,每日仅凭一次所谓‘官邸会报’来决定指挥部署,或凭他本人‘灵机’一动,乱下手谕。

 

过去几年,不少房企在多元化业务上溃败,高层乱指挥是重要原因之一。转型成功的也有,比如华熙生物的老板,以前是做房地产的,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玻尿酸领域,竟然做成了,高峰时华熙生物市值达一千多亿人民币,现在市值仍接近600亿人民币,超过大多数千亿房企。

 

对比转型失败和成功的房企,非常大的一个区别在于,老板有没有将精力聚焦到新业务上。

 

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,管理是存在边界的,不可能在不放权的情况下,能够兼顾各方并且都做得很出色。



经典管理理论中的“管理幅度”理论认为,一个管理者由于时间、精力、知识、能力和经验的限制,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。当下属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,就超越了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范围。

 

而且,越往高层,一个管理者所能有效管理的下属越少。通常,基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5~20人,中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10人,高层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属不超过7人。

 

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了之后,由于有效管理幅度的限制,就必须增加管理层次。在传统管理模式之下,当组织规模扩大时,管理层次就会逐步增加。层级的增加,会降低管理的效率,催生严重的官僚和腐败。

 

这些年,很多房企都在调整组织架构,放权,让一线迎接炮火的人做决策。但是,房地产行业存在诸侯风险,管太严固然不行,但是放的度没把握好,也容易乱,对于规模不大的公司来说,拿错一块地可能就掉进了一个大坑。

 

房企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,将原本供方干的事情,抓到自己手里干,实质上是通过组织内部的管理协调来替代市场机制,进行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的方式。理想状态下,确实可以降低交易成本,将更多环节的利润收入囊中。


然而,隔行如隔山,随着手伸得越来越长,既要将各业务板块捏合起来,实施统一化的管理和有效协同,又要兼顾不同业务之间的差异性,采取有针对性的、专业化的管理手段。这对企业的管控能力要求极高。

很容易出现各业务板块各自为政,竞相争夺集团资源的情况。最后,不仅没办法1+1>2,还会拖累主业。

 

现实中,做得比较成功的,更多是通过参股相关公司,获得一定的话语权,但实际并不参与管理,更不会撸起袖子亲自去干。 


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

要再造的是房企流程

 

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工匠,即使竭尽所能,一天也做不成一根别针,但是把整个过程分成18道工序,配备十多个工人,抽铁丝、拉直、切断、削尖、磨平……每道工序都可以用机器设备来辅助工作,工人们努力工作,一整天下来,能够做出12磅别针,相当于每人做出4800枚别针。

 

以上,是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一书中,对专业分工的生动描述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这一观点早已深入人心。

 

然而,郁亮在那篇广为流传的讲话中,举了比亚迪的例子:

 我参观比亚迪,王传福说他除了轮胎跟玻璃不生产,别的都自己生产。我说汽车部件都很成熟,可以拿来用。

但后来发现这还是黄金时代思维,找各个零配件厂家,就能把车拼起来。他说郁总每个部品都有厂家,每个厂家都要赚10%的利润,拼起来我们怎么赚钱?

 

基于此,郁亮认为,面对已经是10%左右微利的行业,需要流程再造,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做二传手,很多事情得自己动手干了。

 

难道是亚当·斯密错了?

 

明源君认为,亚当·斯密肯定没错,因为经济越发达,社会分工越细。那难道是比亚迪错了?也不是。有问题的是房企本身。

 

中国金茂CEO李从瑞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:假如地产项目只有五个环节,如果每个环节90分,乘在一起是59分(0.9的5次方乘以100),不及格。所以,每个环节都要90分以上,必须有某些环节达到100分,才可能不失败。

 

事实上,我们知道,由于我国开发商采用的是大包大揽的模式,房地产开发远远不止5个环节。如果还要介入原本供应商干的事情,那环节会变得更多,且不说从风险和管理幅度的角度看,就是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,也不符合逻辑。

 

比亚迪能干的,房企未必能干。很简单,这些年,房地产行业一直在讲精益管理,要向制造业学习。但制造业的成本核算能精确到分。相比之下,房企都是以万元,甚至百万元为单位的。

 

拆除一处工地围板要二三十万,问题不在于二传手,而在房企内部。比如,D企位列TOP10,管理水平肯定是业内标杆了,但仍有很多迷之行为,供方的材料进场之后,过了几天发现堆材料的地方要施工,要挪一挪,过了几天,又要挪地方,每次挪动要请人干、要付费……

 

这个跟供应商有什么关系呢?这完全是自个的问题!

 

明源君认为,当下,恰恰可能是房企自己干得太多,导致内部浑水摸鱼的多,成本失控。最典型的,公司出现危机,财富公司的高管先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了,以至于内部员工都看不下去了,对外曝光。如此,成本怎会不高?

 

滨江集团这两年成了明星,因为人家人均销售额达到1个小目标,员工还基本不用加班,因为供应商替他们加了。

 

美国房地产行业是专业和精细化分工,是一条横向价值链,每一环节部门通过完成各自的任务获取利润。

我国房地产行业,现在投资商、运营商和服务商也已初具规模。明源君认为,这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,而不是去抢乙方的饭碗。

 


小 结


近几年,在一片暴雷声中,碧桂园却十分稳健,去年以来还频频出手收购。其在业内以“全产业链覆盖”而闻名。以碧桂园房地产开发的“一条龙”服务为例,从规划设计、材料供应、建造,到园林、装修、营销、物业、酒店、学校、商业、医疗等各个环节,碧桂园对其进行垂直整合,设立业务公司,并且逐渐做强做大,其中不少业务板块在行业均处于领先地位。

 

然而,即便是碧桂园,也不是啥都自己做,依然有大量工作需要“假于人手”。何况,碧桂园的这种模式,能模仿者,屈指可数。

 

阿Q的失败就在于他始终不能正确定位。捏小尼姑的脸已经很冒失,之后又很冒失地向吴妈求爱,失败之后,不得不离开未庄。房企千万不要想当然,小心成为阿Q。
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