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号

反馈

顶部

被房企裁员后,35岁的我去卖云南土特产了...
作者:凡文


最近,一位很久没联系的地产人给明源君发了一条信息,大意是他转行做保险经纪人了,如果以后有买保险的需求,可以联系他。

 

明源君有点意外,这位地产人之前在一家标杆房企做城市营销总,去年,他们公司传出暴雷后,进行了一轮区域整合,他也被迫离开了。

 

这两年,行情不好,负面情绪一直笼罩着整个地产行业,很多人曾经问明源君,不想在地产行业继续卷了,但不干地产了,能干什么呢?


前段时间,明源君联系了几个转型的地产人,听说了他们的故事,下面分享给大家。如果你正在计划或犹豫要不要转型,他们的故事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。

 

被裁员优化后

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


这两年,很多房企接二连三暴雷,地产人也被迫离职。但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,离职后,再想回到房企工作,居然这么难。为了生存,他们不得不走上了不同的转型道路。

一、公司几轮裁员,同事失业开网约车,我也从甲方重新回到了乙方

 

这两年,地产人听到得最多的是暴雷、裁员、优化、最低工资保障。在一家TOP20房企工作了一年半的水哥也不例外,他们公司两年内已经经历了3轮裁员降薪。


他清楚记得,去年12月份,上午还在和成本核对结算资料,中午成本同事就接到人力的裁员通知电话,下午就收拾东西走人了。

 

今年春节过后,公司大部分区域公司都陷入停摆,没几个区域能正常复工。水哥一下清闲下来了,享受了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双休,工作日也不算忙,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乙方要钱、维权、堵门的事情。

 

他天天面对讨薪的施工单位和民工朋友,内心其实也充满了迷茫和惭愧,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?

 

还没等到自己找到答案,集团又启动了新一轮区域合并,区域之间要合并,区域内的城市公司也要合并,水哥和同事都知道,新一轮的裁员又在等着他们了。

没过多久,水哥所在的区域公司裁员接近40%,工资延后到每月月底发。

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公司对于裁员员工都给予了N+1补偿,比想象中最坏的情况要好,大家都松了口气。


虽然裁员还没轮到自己,但水哥心里一直很忐忑,如果市场还继续冷下去,公司没有销售回款,自己离开也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
 

那段时间,行业又有几家标杆房企传出了暴雷的消息。而自己那些被优化的同事,过了好几个月都没找到新工作,为了生计,有的在开网约车,有的在送快递,还有的人跑去做骑手。


他们告诉水哥,现在地产行业竞争太惨烈了,失业待业的数不胜数,有家房企招工程经理,居然有3000个人投简历。


水哥不想自己也陷入这么被动的局面,于是开始主动留意新的机会。在水哥看来,前几年,很多人看重地产行业的高薪,都一股脑往房企跑,但现在地产行业太内卷了,自己再往房企去挤,可能也很难有合适的岗位,于是他将眼光转向了乙方。


没想到很顺利进入了一家做园林工程的公司,自己终于又从甲方回到了乙方。虽然新东家没有前司大,但没有内卷,没有勾心斗角,没有加不完的班,有人文关怀,还有双休。

他的岗位也从经理升到了总监,而甲方的经历,也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能理解甲方的需求,工作起来得心应手。虽然现在的薪资水平相比以前略有下调,但相比他的前同事,水哥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幸运了。


二、曾经是风光的地产管培生,现在一边做骑手,一边找工作


小肖在2019年研究生毕业时,拿到了5份地产offer,最终他选择了一家名声极其响亮的地产公司,工资在同学中属于中上等水平,达到了20多万年薪,他非常满意。


那一刻,他似乎感觉自己站在人生赢家的起点了,开始幻想自己5年、10年的发展路径,站在公司高管台上挥斥方遒了。


小肖刚进公司时,因为地产管培生身份,处处都受到公司特别关注,不但薪酬、福利好,公司的培训体系也特别完善,甚至还有人定期给他们疏导情绪压力。可以说,那段日子,小肖就好像进入了温室的花朵一样,受到很好的照顾与保护,学习成长也很快。


小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在公司好好干。但好景不长,突然就传出了公司暴雷的消息,很多同事都纷纷离职。但刚进入地产行业的小肖,缺少工作经验,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新机会。


坚持了一年后,焦虑的小肖还是找机会离开了,进入了当地一家小房企。但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又跳进了一个新的火坑。


小肖表示,经历过了大公司的规范管理后,自己进入了这家管理混乱的小房企,根本无法适应,每天都像坐牢一样煎熬。


这是一家家族企业,管理非常混乱,地产高管不是老板亲信就是老板小蜜,这些人除了喜欢折磨人,没有能力可言。

公司管理层非常动荡,离职率超高,曾经有个工程副总只来了一周就走了,运营总监3个月一换,财务总监和营销总监更是换得频繁。


更令人讶异的是,这家房企没有制度,没有绩效考核,没有标准化、流程化,很多员工来了公司第一天直接就干,随便怎么干。


再者,公司加班文化严重,管理毫无人性化可言。去的第一周是双休,不到一个月变单双休,紧接着变单休,最后干脆变无休,下班8点之前不给走,经常加班到10点后,一天十几个小时的上班时间。


除此,小肖也很难认同这家房企的企业文化,于是,他果断裸辞了。


辞职后,小肖到处投简历,却迟迟没有结果,他不得不一边做骑手补贴生活,一边在静静等待机会。他明白,当下是地产寒冬,到处都在降薪裁员,想要找到一份跟自己当初一样的工作,太难了。


前段时间,有同事告诉他,前前东家已经度过最难的时候了,目前部分项目在慢慢复工。小肖很后悔自己没有坚持与公司共渡难关,冲动跳槽,结果跳去了一个更大的火坑。


但小肖坚信,他总能等来属于他的机会,他还年轻,还等得起,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。他表示,最近除了地产开发,他还关注到了其他一些细分领域,这些市场其实人才缺口还挺大的,比如产业地产、商业地产、物业管理、资产管理等等,他最近准备买一些书籍,报些线上课程,学习充实自己,等待下一个机会。


三、地产营销转型自媒体,干得得心应手

  

2011年名牌大学毕业后,原本学工商管理专业的,因为平时爱好写作,毕业时被一家央企看中并录取,成为了一名地产策划。

 

那个时候,地产策划跟地产行业一样,都处在黄金时代。地产策划在项目中地位很高,案场来访量基本依赖策划推广。


当时,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大家都是很尊重专业,崇尚专业。

小邓还记得,当年领导每周都会拿出一个下午专门用来进行专业讨论会,每次讨论会确定一个主题进行“头脑风暴”,有时讨论优秀广告的特点和风格,有时讨论地产项目卖点该如何提炼等等。

 

小邓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氛围,充满了干劲,而且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,成长飞速。


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传统媒体开始没落,报广登出去以后,接不到几个来电了,房企卖房开始依赖分销。


当房企开始迷恋上分销后,地产策划也开始变得边缘化了。在项目上,小邓每天都从早忙到晚,疲于奔命,走流程、写ppt、填表、推广、对接活动等等,整天忙着各种琐事,但很少去钻研专业了。

 

那段时间,小邓很失落。为了排解这种苦闷,爱好写作的小邓开了一个公众号,想着把工作中的苦闷和对现状的不满都记录下来。没想到,小邓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同行的共鸣,关注者也越来越多了。

 

去年,小邓被公司优化后,她不计划继续去房企做策划了。她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势,盘点了手上的资源,她决定全职干自媒体。

虽然公号粉丝量才一万人,但小邓干得很开心,收入虽然比不上以前,但也开始慢慢稳定了,一是公号会偶尔接些广告,二是做了付费社群,三是地产人职场咨询,接下来她还计划和前同事一起打磨地产策划线上课程。


四、公司暴雷后,转行卖特产,收入打了5折


早在2021年,老李当时在的房企就暴雷了,施工单位为了及时止损,都到项目上去“拆塔吊、拆外架”,大家一下清闲下来了。没多久,公司就开始降薪裁员,老李就在第一批名单中。


老李今年35岁,干了十几年地产,原本以为,工作经验丰富的自己,再找一份跟以前差不多的工作不难。他万万没想到,市场上运营岗位的招聘少得可怜,本地根本没有房企招聘运营岗,他全国投放简历,却依然没有任何回音。


离职出来半年后,老李心态一下崩了,没想到地产行业已经卷成这个程度了。可是自己身上每个月要还房贷,一家老小都指望着他赚钱,巨大的经济压力让老李彻底慌了。

 

后来一次机缘巧合,老李认识了一家专做云南土特产的公司老板,大家聊得比较投缘,他极力邀请老李加入自己的公司,并为了表示诚意,要把北京市场交给老李负责。老李权衡再三,迫于经济压力,接受了这个邀请,去年十二月飞往了北京。

 

老李新工作的地点在北京六环的一家十多平米的店面,加上他,整个店铺只有3个员工。头衔虽然是北京市场总经理,但人少,很多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,每天早早起来,开着面包车在机场、高铁来回拉货,盘点入库出库,周末还要到社区去出摊。刚过去的时候正是北京冬天,老李手脚都冻得长了冻疮...

 

老李干工程出身,也不是不能吃苦,但干了几个月,每个月的收入与自己的付出,让老李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。每个月劳心劳力,拿到手的钱还没以前干地产一半高,而且工资是底薪加提成,极其不稳定。


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,老李都忍不住问自己:到底继续做下去,还是回地产行业干老本行呢?现在这份工作,未来前景和空间如何,其实老李心里也没底,就这样稀里糊涂就转型了。


老李确实有过后悔。他表示,如果有机会,还是想再回到地产行业。


地产人到底该不该转型?

如何才能成功转型?


听完了几位地产人的转型故事,明源君很感慨,我们常常说,选择大于努力,不管是跳槽还是转行,必须都要非常慎重。事实上,从他们身上,我们也可以得到几个启示:


一、找准个人核心竞争力,不管跳槽转型都不怕


为什么很多地产人离职后,迟迟找不到工作?除了行业萎缩,岗位数量变少以外,还有一个原因是,很多人没有打造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,没有尽早给自己赋能。


比如同样是做地产项目策划,有的人只想把自己分内事做好,其他事情一概不管。有的人却想尽办法为项目赋能,比如积极在社交平台运营账号,积累粉丝,一方面能为项目导流,另一方面自己也积累了经验和粉丝。

当一家房企开始大力投入搞线上营销,那些玩转社交平台的地产策划,自然更容易获得青睐。而他们自己运营的社交账号,其实也能为自己未来转型奠定很好的基础。

二、选择成本更低的转型方式


很多地产人一提到转型,首先就想到要从地产跨到其他行业。殊不知,隔行如隔山,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人脉资源,贸然进入其他行业,其实风险也很高。


上文中水哥看清行业形势,果断从甲方去到乙方,其实是成本较低的转型方式,因为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人脉资源其实都差不多,不需要从零开始,自己干起来也轻车熟路,不需要承担试错风险。


所以,明源君一直建议地产人转型优先考虑内部转岗。如果内部转岗都不容易,外部转型只会更难,除非你转行不是为了长远的发展,而仅仅是作为过渡。


前段时间,猎聘发布了《猎聘中高端紧缺岗位薪酬报告》,报告显示,地产存量板块的招商岗位、物业顾问、物业租赁/租售、管家等岗位都存在人才缺口。如果在地产开发找不到机会,是不是可以留意上下游产业和存量板块的岗位?

  

三、转型前搞清楚自己的需求,不要冲动盲目


如果一定要转型,那么你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转型的问题了。


首先,你自己有哪些优势,你想去到哪些行业?这些行业或岗位,需要你有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?你短时间内能不能达到要求?


其次,你想要去的行业和公司未来前景如何?千万别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。

第三,要进入一个新行业或新领域,找到对的人引领你很关键。如何找到这样的人?现在互联网很发达,知识付费也很普及,只要舍得付出时间、精力和金钱,认识人不是太难。


有人会担心,万一转型失败呢?这就要求你要评估好自己的底线,特别是时间和经济层面。上文老李就给自己一年时间去探索,如果不成功及时止损。

 

四、适当发展副业,增加安全保障


现在地产行业非常动荡,裁员降薪说不准哪天就落到你头上了,适当发展一些副业,能让自己未来的转型之路走得更顺畅。


明源君认识一个房企老总,他除了在房企担任副总裁职务,自己也积极发展副业,其创办的餐饮品牌连锁店,已经小有规模。


某国企的营销策划经理,在重庆开了一家餐厅,每天生意都很好,每个月流水几万,基本等于一个月的工资收入。


即便被公司裁员,他们也不会慌,因为他有退路,这对当下的地产人尤其重要。

 

推荐关注
明源地产研究院
扫一扫,了解更多详情
明源地产研究院视频号
关注
明源不动产研究院
关注